见的差距。
另外在芯片行业,挑战前辈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规则:“只要熬不死,就往死里熬”。
比如英伟达在成为全球AI霸主之前,默默干了几十年积累不少深厚的经验,谁也想不到最后能一夜成名超越很多前辈。
相比之下英特尔却陷入增长窘境。近几个月利润率降至新低,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27亿美元,净亏损8.21亿美元,毛利率仅36.9%。
所以,也别觉得中国同行挑战英伟达是“痴人说梦”。
干这行最重要的是耐心。张建中也深知此点。在他看来,GPU的技术门槛极高,一旦突破就能建立起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在一个垂直领域深耕,后来者也未必干不过老巨头。
对于张建中来说,在度过了最难的“打压坎”后,眼下显然有两件更重要的事要干。
一方面是多手抓。在产业布局上,摩尔线程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构建完整产业链。2024年5月,摩尔与盐城市盐南高新区签约建设华东算力产业基地;9月,张建中还亲赴无锡洽谈,计划在惠山区建AI芯片制造总部,用好当地半导体产业集聚优势。
另一方面,继续做大朋友圈。通过自主研发和国内产业链协同,摩尔线程逐步实现了从芯片设计到应用落地的全链条可控,也是为国产GPU“赶超英伟达”趟出了一条路。
类似的中国野心家还有很多。比如沐曦科技创始人陈维良死磕曦云芯片,华为小米等团队硬刚自有芯片等,都是为了终有一天不再被人卡脖子。
总之,在国运最关键时刻,有这些“不计代价”AI疯子,中国芯片界终有一天能干出超越英伟达的后浪。
张建中曾说:“摩尔线程仍然是一家年轻的创业公司,挑战很多,前路漫长。”
永远年轻,永远对行业保持敬畏感。
“只要我们去做了,我们就走在了赢的路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