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搜索| 消息
主题:仅查额度就“被贷款”99900元,还不让提前还?记者调查
爱我中华发表于 2025-07-02 22:01
签署过程是否为借款人的自主行为,以及签名是否可靠等因素。部分助贷平台跳过人脸识别、数字证书等可靠的验证环节,仅凭借手机号或姓名就‘签署’合同,存在身份认证环节缺失的问题,无法证明是用户主动签约。”“目前,监管机构对电子合同签名标准尚未细化,助贷平台可能利用这一漏洞自动生成合同。”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沈腾建议,应细化电子签名相关监管细则,明确身份认证等方面的具体技术标准和操作流程。要建立健全维权机制,搭建电子签平台与法院的数据互通机制,推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此外,还需加强消费者教育,普及金融知识和法律常识。李红枝认为,“查询额度即下款”模式本质上是在利用流程漏洞强迫用户接受高息贷款,该模式下合同的效力、利率的合规性以及签名的真实性均存在重大缺陷。在监管层面,需从电子合同技术标准、综合息费披露、第三方合作责任等方面着手堵塞漏洞,防止借贷流程因过度“简化”而异化为侵权工具。具体而言,可在国家层面由监管部门制定详细且统一的强制性技术标准,明确规定平台在身份认证、签名制作、数据存储和验证等环节必须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安全级别,确保身份认证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此外,还可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签名认证平台,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电子签名进行集中认证与管理,从而提升电子签名的公信力。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金融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应加强同公安、法院等单位的合作,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打出治理“组合拳”。对于存在诱骗诈骗、违规放贷、非法催收等行为的,司法机关应及时介入,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形成对非法借贷平台及借贷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保护公众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他同时提醒,金融消费者申请贷款时,应直接前往正规金融机构办理,或者通过金融机构的线上渠道,如手机银行App、官方网站等办理。切勿通过非法借贷平台或其他不正规渠道随意申请贷款,切勿将个人信息资料提供给不正规的借贷平台(App)或贷款中介机构。来源:央广网
上一页  (2/2)
回帖(8):
8 # hsieh2h
07-05 21:43
了解一下
7 # hsieh2h
07-05 21:42
进来看一看
6 # z3960
07-04 08:44
了解信息
5 # z3960
07-04 08:43
看看资讯
4 # 肥羊羊
07-03 13:44
搬运太辛苦 !
3 # 肥羊羊
07-03 13:32
过来瞧一瞧
2 # huwg
07-03 02:51
谢谢分享
1 # huwg
07-03 02:51
来看看了

全部回帖(8)»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