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各地社保缴费基数迟迟未出
年,企业变得犹豫不决。张景说,招聘年轻护理员能够提高服务质量,但招聘50岁以上已经退休的女性护理员,可以节省一笔社保费用。她表示,近两年大量养老机构都因为低入住率而在微利线上挣扎,很多机构开始考虑用已退休的护理阿姨替换年轻的护理员,以降低成本。这也导致养老机构内护理员的整体年龄结构开始偏大。张景在企业社保负担上的感受并非个例。在社保缴费负担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能否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来降低个人和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呼吁。上述社保专家表示,当年制定职工社保制度时就提出要“保底限高”,即个人如果按照过低的社保缴费基数缴纳社保,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可能不利于保障个人养老。因此综合考虑缴费端和待遇端后,最终按照社平工资的60%设定了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制定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的政策初衷也主要是针对小部分中低收入群体,但随着近几年缴费下限持续较高增长,中低收入人群的社保缴费压力就逐渐凸显。2024年1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发布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就提及,不少低收入人群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每年上调,低收入人群社保费同步上调,造成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加重了缴费负担,这也是近年来部分低收入群体“断保”的重要原因。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调查,中国职工养老保险的遵缴率(缴费人数占参保人员的比例)从 2011年的85.2%下降到2022年的80.8%。此数据下滑意味着已参保职工中,实际缴费人数比例降低,中断缴费人数比例升高。乔庆梅表示,目前,各方均有关于通过降低社保缴费基数来吸引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社保的讨论,比如将社保缴费基数下限降低至社平工资的50%甚至40%,以此减轻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缴费负担。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冯帅章也赞同降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他表示,当前部分职工和灵活就业群体的月均工资低于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如果他们依旧选择缴纳社保,社保缴费负担就会逐年升高。“建议根据个人收入水平对缴纳基数下限进行灵活调整。 虽然缴费金额会有所起伏,但总体上他们仍在参与社保系统,而系统也能根据个人缴纳总额来决定其退休待遇水平,这也能提升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群体缴纳社保的积极性。”但另一方面,社保缴费基数下限的调整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养老保险缴费的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因此如果个人持续按照缴费基数下限缴纳养老保险,未来能领取的养老金也可能比较有限。上述社保专家表示,当前大量企业按社保缴费基数下限为员工缴社保,下调缴费基数下限将让这些不合规的企业能以更低的基数为企业员工缴社保,进而导致企业员工未来的养老金待遇随之下跌,甚至可能没办法保证个人养老。8月29日,众合云科旗下51社保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25》(下称《白皮书》)显示,在为员工缴纳社保的企业中,34.1%的企业社保基数完全合规,22.7%的企业“统一按最低下限”缴纳社保。向运华表示,尽管适当降低社保缴费基数,确实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负担,但从社保基金平衡角度来看,是否降低社保缴费基数需要审慎决定。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还是面临一定压力。在两种观点对冲下,乔庆梅认为,费率改革涉及社会保险制度长期基金基础,需谨慎为之。可以考虑小幅度降低社保缴费基数,而不宜降幅太大,以同时满足个人的养老需求和社保基金短、长期的收支平衡。乔庆梅表示:“长期来看,降低个人社保缴费压力最根本举措是提升就业质量以及稳步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如果劳动者拥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他们也容易接受因缴纳社保而带来的当期收入减少,社保基金也有源源不断的缴费来源。”(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张景为化名)
回帖(5):全部回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