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猛烈轰炸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泽连斯基却在北约峰会上疯狂点名中国。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正演变成一场心理战与资源消耗的残酷游戏,俄罗斯用6060具乌军遗体瓦解士气,美国连"爱国者"导弹都舍不得给,泽连斯基却还在试图用“甩锅中国”这样的套路来换取欧洲国家的支援,殊不知,欧洲国家也已经打算放弃乌克兰。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俄罗斯于25日对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进行了导弹袭击,此轮袭击造成19人死亡、279人受伤,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俄军的4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都精准打击了居民区。
但比轰炸更致命的是莫斯科打出的心理战,俄总统助理梅金斯基突然宣布,愿意再向乌克兰移交3000具阵亡士兵遗体。
这看似人道主义的举动,实则是把刀插在基辅政权最痛的软肋上。截至目前,俄罗斯已移交6060具乌军遗体,而乌克兰只交还了79具俄军遗体。哈尔科夫州长透露,当地殡仪馆早已超负荷300%,每天仍有20到30具新遗体送抵。
这意味着,乌克兰政府每天都要给出很大一笔抚恤金。而这笔抚恤金,将进一步掏空乌克兰的财政。
又一次走到死胡同的的泽连斯基在海牙北约峰会上玩起了危险游戏,他无证据指控中国公司通过机床、微芯片等"军民两用"物资支持俄罗斯军工,甚至暗示中俄伊形成"新邪恶轴心"。
“甩锅中国”已经成了美西方的惯用伎俩,泽连斯基的行为,也是做给美国和北约那些政客们看的,目的就是为了换取更多的军援。
但这种表演式外交恰恰暴露了乌克兰的绝望,既要转移西方对乌军颓势的注意力,又想绑架欧洲的安全焦虑。
但现实却没能如泽连斯基所愿,特朗普在荷兰海牙和泽连斯基进行会谈时,面对泽连斯基索要"爱国者"导弹时,特朗普直接摊牌说"美国自己都不够用",可谓是当众打脸!
同样的,在欧洲国家这里,泽连斯基也吃了闭门羹。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毫不客气地给乌克兰泼了盆冷水,不仅公开反对泽连斯基参会,更撂下狠话称乌克兰"根本不具备加入北约的资格"。
这番表态直接撕开了北约内部的裂痕,尽管31国在联合宣言中齐声承诺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财政支持,但现实中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要知道,北约现在已经答应了美国的要求,承诺到2035年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5%,外加1.5%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费"。
这意味着未来十年每年要多掏出3万亿美元军费,相当于乌克兰目前全年GDP的15倍!
如此天文数字背后,暴露出北约正陷入"既要又要"的困局,既要维持对俄战略威慑,又要填补援乌造成的武器库存黑洞,还得应对AI、太空等新战场烧钱竞赛。
这么多钱从哪来?以德国为例,若要实现5%的目标,每年需增加1500亿欧元防务支出,相当于砍掉全国教育、医疗预算总和。恐怕用不了多久,西方国家就会集体爆发街头抗议。
这也难怪北约宣言里对乌克兰的援助措辞含糊其辞,仅表示"根据需要提供支持",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当西方连炮弹产能都跟不上时,泽连斯基吹嘘的"年产800万架无人机"计划更像空中楼阁。
事实上,北约对于乌克兰的结局,早已经有所预判, 据参考消息报道称,德国《世界报》近期分析了三种可能的结局。
第一种可能性是“西方动真格”,即西方国家不再顾忌俄罗斯的核威胁,全力武装乌克兰,并提供足够先进的远程武器系统,使乌军能够有效反击。
如果俄罗斯不使用核武器俄军可能会被迫停战,退回现有接触线,并最终接受谈判。乌克兰虽然能保住主权国家地位,但克里米亚等部分领土可能仍被俄罗斯控制。
第二种可能性是“俄罗斯大获全胜”,前提是美国逐渐从俄乌冲突中抽身。俄罗斯可能会占领更多领土,甚至切断乌克兰的出海口。届时,乌克兰可能被迫以第聂伯河为界,接受一个非军事化的“半壁江山”,而泽连斯基政府也可能垮台。
第三种可能性,也是目前被认为最有可能的结局,是“乌克兰被迫割地求和”。战争可能还会持续数年,但由于西方援助力度不足,乌克兰将逐渐陷入被动防御状态。
从西方国家的分析来看,只有在美国全面下场的情况下,乌克兰才有那么一点赢得概率,但是我们都很清楚,美国根本不会为了乌克兰下场,泽连斯基现在连几套“爱国者”都要不到,更别提全面支援了,所以乌克兰的最终结局一定是十分的悲惨。
回帖(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