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7月1日宣布,正式关闭国际开发署。这意味着,一心想解散该机构的特朗普,终于如愿以偿了。
在特朗普看来,从长远考虑,为了维护美国利益,美国必须解散国际开发署。
但这不意味着民主党人也会这么看。因为特朗普下令关闭国际开发署这件事,奥巴马谴责了特朗普,连小布什都看不下去了。
就目前看,虽然特朗普一口气废除了拜登签署的数十项行政令,但在推行自己的策略时,特朗普仍然承受着巨大压力。
不到24小时,特朗普又迎来了6个噩耗。
第一件事,特朗普被联手逼宫,白宫怒不可遏。
特朗普在7月1日表示,奥巴马是一位糟糕的总统,拜登是美国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总统,小布什当年不应该出兵中东。
这不由得让人疑惑不已,不久前不宣而战、下令美军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是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小布什。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奥巴马与小布什刚联手谴责特朗普,不甘示弱的特朗普,就选择了讽刺两人,一块受到谴责的还有拜登。这一次,特朗普只对克林顿“口下留情”了。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结果:在谴责特朗普肆意妄为这件事上,四位美国前总统达成了一致,特朗普选择了以一敌四。但是这一次,特朗普没有讽刺克林顿,确实非常出人意料。
施压特朗普的,不只有民主党人,还包括共和党议员与美国民众。这段时间,美国多地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游行,愤怒的抗议者们举着横幅、喊着口号,要求特朗普引咎辞职。
美国最新民调结果显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已降至史上最低,只有43%。高达73%的选民认为,美国政坛持续动荡、意见与分歧加深,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
但就目前看,自视甚高的特朗普,不太可能就此罢休。
在推行“美国优先”与“特朗普优先”的路上,特朗普会一条路走到底,直至碰一鼻子灰。
第二件事,特朗普高兴太早了。7月1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赞成、5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特朗普支持的“大而美”法案。
参议院有53名共和党议员,但3名共和党参议员在最关键的时候倒戈了。如果不是副总统在最后关头投下至关重要的赞成票,特朗普的苦心布局,没准就会落空。
不难看出,在是否支持“大而美”法案这件事上,参议员们产生了严重分歧。
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谴责特朗普称,“大而美”法案会摧毁美国民众的生活。
为特朗普重返白宫立下显赫功劳的“一字并肩王”,也选择了谴责“大而美”法案,还威胁称,如果通过该法案,他就会着手成立新政党。
不少美国的重要人物认为,“大而美”法案的通过,会导致美国债台高筑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美国甚至可能会因为该法案而走向崩溃。
第三件事,胡塞武装袭击以色列,美国坐不住了。7月1日晚上,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发射了一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目标直指在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
胡塞武装表示,导弹成功击中了目标。
在内塔尼亚胡即将访问美国、以色列有意再次打击伊朗的情况下,胡塞武装接连打击以色列,引起了美国的愤怒。
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赫卡比在7月1日表示,美国原以为以色列不会再遭到导弹袭击,但胡塞武装刚向以色列发射了一枚导弹。美国认为,也许是时候让B-2轰炸机去也门看看了。
以色列国防部表示,以色列将对胡塞武装发起报复。
但明眼人都知道,胡塞武装不会对美国认怂。如果美国真的出动B-2轰炸机、投下GBU-57重型钻地炸弹去打击胡塞武装,等待美国的,必然是来自胡塞武装的报复。等到那时,美军航母就会再次遭到导弹袭击。
第四件事,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恼羞成怒。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表示,美国将在7月份通过一项对俄制裁法案,如果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支持了“普京的战争机器”,美国将对进口的印度产品加征500%的关税。
格雷厄姆认为,美国这么做,有助于迫使俄罗斯重返谈判桌,特朗普对该法案表示支持。
在这之前,特朗普曾暂缓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基辅与欧盟对此感到愤怒。在俄军兵分六路、乌军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当下,为了迫使俄罗斯答应停火协议,特朗普只好再次用制裁去威胁俄罗斯。
美国认为,俄罗斯不能一边拖延时间,一边对乌克兰发起大规模袭击。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会让步吗?答案显而易见,印度不会认怂。
如果美国的威胁有用,印度早就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了。
第五件事,普京与马克龙通电话,俄罗斯对北约释放强硬信号。普京与马克龙在7月1日聊了大约两个小时,普京谴责了美国主导的北约,还明确了俄罗斯签署协议的条件。
普京认为,美欧试图将乌克兰打造成“反俄先锋”,并试图通过为乌克兰提供武器延长战事,只有在承认新领土现实与消除危机根源的情况下,俄罗斯才会签署协议。
马克龙认为,普京应该立即停火,法国必须坚定支持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俄罗斯应恢复谈判。
这是33个月以来,马克龙与普京首次通电话,意义不言而喻。
但从结果来看,在最核心的问题上,俄欧根本谈不拢。俄罗斯不愿意吐出吃下去的肥肉,欧洲不可能会承认乌东四州与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
当然,马克龙在此时与普京通电话,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试探俄罗斯对于伊朗的态度。种种迹象表明,内塔尼亚胡结束美国之行后,美国与以色列可能会再次联手打击伊朗。因此,美欧需要明确一件事:俄罗斯会不会为伊朗提供军事支持。
第六件事,美日渐行渐远,特朗普有力使不出。不久前举行的北约峰会,本来石破茂是要去的,但在最后,石破茂选择了拒绝赴会。
日本之所以会对美国感到愤怒,与特朗普试图敲日本竹杠有关。为了敲打美国盟友,特朗普将日本列为了第一个谈判对象,还亲自参加了首轮谈判,结果却是没有结果。
当下,特朗普还没有实现目标,日本仍未低头。
耐心耗尽的特朗普,再次对日本发出了最后通牒。特朗普认为,虽然他不确定美日能否达成贸易协议,但他可以对日本产品征收30%至35%,甚至是任何税率的关税。
言下之意无非就是:如果日本在7月9日之前还不“认怂”,那么美国就不手软了。到时候,美国可能会猛烈报复日本。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特朗普应该清楚,美国不断欺负其他国家的结果,必然是引起众怒。
接下来何去何从,是继续推行“美国优先”,还是与各国保持友好往来,美国该三思了。
回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