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太白
歼-15战机家族又来了新成员?根据外媒报道,歼-15DT舰载电子战机预计将很快亮相9月3日的阅兵。据外国军事专家鲁普雷希特·迪诺的说法,歼-15DT看似对标美国海军EA-18G,但基于后发优势,实际性能要更为先进。
▲《陆军识别》网站的有关报道
中国拥有广袤领空,守卫起来并不轻松。虽然一说起中国战机,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性能先进的歼-20,甚至是更为强大的歼-35、歼-50、歼-36等等。但要说真正干脏活累活且占据了中国战斗机半壁江山的机型,那肯定是脱胎于苏-27侧卫的歼-11,歼-15和歼-16了。这些国产侧卫承担着我国防空识别区战备巡逻第一线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两艘现役航母上承担主力角色的舰载机型号。
歼-15对标的是美国F/A-18E/F,不过要细分起来,歼-15目前有两种型号:第一种是最早装备在“辽宁”舰和“山东”舰上的歼15基本型号,可以适应滑跃甲板航母。第二种就是歼-15的弹射型即歼-15T,可以适应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
▲歼-15
歼-15基本型号就是沈飞通过改进乌克兰那架T10K3舰载原型机做出来的国产产品,当然也是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优化,尤其整合了歼11B的火控系统。歼-15的开发速度非常快,一方面是有成熟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是为了赶进度,尽快让我国的第一艘航母有舰载机可用。
但开发快的代价就是性能太保守,只是解决了中国有没有舰载机的问题,还远远谈不上成为全球第4代舰载战斗机中的顶尖存在。所以与美国的F/A-18E/F比,歼-15还是要稍微差一些。歼-15在2012年成功起降“辽宁”舰后,相关的改进工作就开始逐步推进。在后来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就展出了歼-15的另一个版本,歼-15T。
▲歼-15T
虽然两者看上去外形上差异不大,但内部的设备可以说几乎焕然一新。比如歼-15T的电传飞控已经换上了性能最先进的4余度,许多新材料的应用也让飞机的整体重量下降了不少。除此之外,歼-15T雷达和发动机也同比进行了减重,尤其是发动机方面的推力由于技术进步获得了不小的提升。重量变轻了,推力变强了,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它的整体机动性会更好,不管是抢占战斗位置还是狗斗,执行对地打击都变得更有优势,更加能活,速度更快。
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使用,也让它的单机探测距离和多目标追踪能力有了本质提升。由于正面雷达的孔径已经超过了F/A-18E/F的AN/APG-79,所以不管是探测距离还是追踪性能上面其实都已经超过了对方。据称这款雷达的外贸版本探测距离都接近了200公里,而这就已经是美军自用F/A-18E/F雷达的探测距离了。
▲疑似歼-15TD
至于歼-15DT,则是在歼-15T基础上,专门设计的一款电子战型号,那为什么开发它呢?有人认为,这只是为了单纯对标美国海军的EA-18G,其实也不完全如此。第一,现代空海作战中,制空权的争夺很重要,制电磁权的争夺也同样重要。
如果有一款航母专用的舰载电子战机,就可以通过电磁攻击的方式干扰、压制、欺骗对方的通信网络系统,破坏其探测、追踪、指挥能力。相当于两个高手之间还没有进行生死对决,一方就把另外一方的筋脉全部打断了,这还怎么玩。第二,对战场的局部地区进行电磁频谱控制,也是保护己方战斗机和导弹的一种重要手段。设想一下,当敌方的反舰导弹或者防空导弹、空空导弹攻击时,一头扎入干扰区后就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失去了方向,这还怎么完成攻击任务?
▲疑似歼-15TD
歼-15TD被很多军迷叫做“咆哮鲨”,从这个非正式的外号中就能看出它到底在航母作战中起到什么作用。歼-15TD的开发,确实借鉴了EA-18G的经验。EA-18G从2009年开始服役,参与了多次实战行动。比如2011年的“奥德赛黎明”中,EA-18G首次投入实战,参与美国对利比亚的禁飞区封锁任务。它总共执行了700多次任务,飞行超过3000小时,任务完成率达到100%,极大弱化了利比亚防空导弹系统的效能。
2024年的“繁荣卫士”行动中,美军EA-18G在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反复执行任务,期间还顺手击落一架胡塞武装的无人机完成空战首杀。EA-18G在历次任务中,展现出了在高威胁环境下依然具备执行多类型任务的能力,电子战、压制敌方防空、有限强度空作战等样样在行,凸显其作为“力量倍增器”的作用,也使得自己成为了美军武器库中最尖锐的一把刀。中国海军有了歼-15TD,在作战中能起的作用也是一样的。更重要的是,基于后发优势,中国歼-15TD性能将超过EA-18G,即使同台较量,也未必见得对方就有什么胜算。
回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