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快讯报道,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低速载人车辆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倾销率为119.33%、厦门市戴尔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倾销率为312.31%。同时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低速载人车辆作出反补贴终裁,裁定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预计将于近日对本案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终裁。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产品。
与此同时,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继上月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后,继续减持美国国债。4月正值美债市场动荡之际。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日本4月增持37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345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英国4月增持284亿美元美国国债至8077亿美元,持仓规模维持第二。中国4月减持82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572亿美元。
特朗普(资料图)
其实很多人过去常说,中国不可能大规模减持美债,因为卖也没人接盘会亏钱,但如今的情况变了。首先,现在全球越来越多国家在去美元。去年下半年,金砖国家扩容之后,俄罗斯、伊朗、沙特、阿联酋、埃及等国开始推进本币结算,中国也趁机推动人民币在能源和大宗商品结算中占比提升。这意味着,对美元的需求正在削弱,美债也就不再是全球唯一保险箱。其次美债本身的收益—风险比已经在恶化。过去大家买美债,是因为它既安全又能保值。
值得一提的是,发展到这一步,特朗普意识到情况不太妙,新一轮中美谈判要被提上日程。日前贝森特接受采访时称,中美官员可能会在大约三周后见面,再次讨论贸易问题。同时他希望中国能够打开市场,接纳美国产品,达成新的平衡。只不过这个平衡,并不是我们上面表述的那种,而是稀土换解禁,中方给他们提供稀土预先供应,他们则解开对华反制措施,放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美方抱着这样的打算,即使三周后真能坐下来谈,他们得偿所愿的可能性也很低。
经济贸易(资料图)
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特别是美国财政赤字扩大的情况下,我国开始逐渐调整其投资策略。更重要的是,中方的减持美债也反映出我国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深刻忧虑,美国的货币政策,尤其是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导致了美债收益率的波动。这直接影响了美国政府的借贷成本。面对这些风险,我国在减持美债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其他资产的投资,尤其是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除了美债的减持,我国近年来还加速了黄金储备的积累。
所以中方82亿美债的减持动向这绝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元霸权松动的时代声音。当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当债务心脏病被权威经济学家预警,美元信用根基的裂痕已清晰可见。新兴经济体正悄然布局,金砖国家大幅提升本币结算,东盟启动区域数字货币结算试验。这些并非对美元的激进革命,而是对单一货币体系脆弱性的务实回应。美联储在通胀高企与经济隐忧间艰难平衡,连续四次拒降息的选择,恰恰暴露了其政策工具箱在债务巨兽前的窘迫。
特朗普(资料图)
总而言之,接下来这三周,将是中美关系的新观察窗口。能否把贸易对话继续推进,能否缓和科技出口管制,能否在稀土等战略资源方面达成共识,甚至能否促成一个较长期的稳定协议,都值得关注。总之,82亿美债的抛售背后,不仅仅是一次资金调配,更是一次策略信号。中国在用行动告诉外界:我们在调整,也在准备。中美之间的“互信博弈”仍在继续,而最终走向不会只取决于利率、关税或者某一次数据,而是双方如何平衡战略目标与现实妥协。
回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