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购买“充电车位”
在自家普通车位
安装充电桩行不行?
近日
北京市通州区融御二期小区
因普通车位安装充电桩遭到投诉
通州区消防救援局
以地下车库充电区域的防火单元
与车库其他区域未进行有效分离为由
向物业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后来在小区居民的呼吁下
北京市消防救援局对此立案调查
最终认定其错误地将
推荐性技术标准作为执法依据
决定撤销整改通知书
并对相关责任人追责
近年来
关于新能源车在地下车库
停放或充电问题
一直是颇有争议的热点话题
去年,浙江宁波某大厦贴出告知函
要求新能源车辆在地面停放
不能进入地下车库
广东省博物馆因消防要求
地下停车场禁止停放新能源车
山西省太原市则将公共停车场划分区域
新能源车、燃油车分区停放
北京市平谷区某小区
由于建设时并未考虑到充电需求
车库所用的电线无法承担充电桩的负荷
造成车库只能停车不能充电的现状
然而
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
以上这些案例也暴露出
公众对其安全性的担忧日益凸显
值得关注的是
新能源车的发展必须
建立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
才能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那么
新能源汽车能不能进入地下车库
在地下车库如何解决充电问题?
新能源汽车
能不能进入地下车库?
首先,地下车库不应该自设门槛,不让新能源车停放。
从法律上看,我国并没有法规对新能源汽车进入地下车库作出禁止性的要求,而实际操作中需要依据车库的实际所有权分类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
业内律师表示,如果酒店等商业楼宇的地下车库只有单一的业主,他就对地库享有所有权、经营自主权,可以制定使用规则,只要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替代的停放服务,并且履行了告知义务,就是合法行为。
此外,新能源车主到酒店或商场地下车库停车属于消费者购买停车管理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的规定,新能源车主作为消费者,却被酒店或商场禁止停放地下车库,没有公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消费歧视。
新能源车在地下车库
充电问题如何解决?
目前针对建筑内地下停车库的充电设施安装,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标准要求,在地下车库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需要设置防火单元,并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关注到地下车库充电问题:2024年11月1日,由广东省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提出并牵头编制的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充电区域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二层,不应设置在地下四层及以下,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最大功率。
江苏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制定了《江苏省地下汽车库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区域安全管理规定(试行)》,明确地下车库应在设置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区时因时因地制宜。江苏省内部分城市也出台了相关文件,如南京出台《地下电动汽车库防火设计导则》,常州市推出《加强地下电动汽车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和建设意见(试行)》。
如果新能源汽车
发生安全事故,谁来担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一条第三款规定,消防救援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因此,新能源汽车在停放过程中如果发生燃烧等安全事故,应由消防部门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认定火灾事故原因以确定责任主体。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
需要得到重视
但也不能因此就
一刀切地禁止其进入地下车库
或者禁止其在地库充电
应当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新能源汽车地库停放的
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油宝也会与大家共同筑牢防火墙
平安出行每一天!
小伙伴们
针对新能源车地库停放和充电问题
你是怎么看的?
评论区等你来
文字 | 李佳奇
素材来源 | 人民日报、央广网、北京晚报、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引发热议!新能源车禁止下地库或在地库充电?》
回帖(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