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搜索| 消息
主题:这个叛徒让苏联高层恨不起来:凭一人之力,把西方搞得人人自危
爱我中华发表于 2025-07-07 17:50
叛逃这事,说轻不轻,说重也没那么重?尤其是到了冷战那个年代,苏联克格勃和美国中情局的斗争,比我们以为的要复杂,有些事情表面上全照规矩来,骨子里谁服谁?

外头一提到叛徒,十有八九会想到的就是那些最后下场很惨的人。几乎所有教科书都会告诉你,内鬼下场不会好。可偏偏有那么几个出了例外。戈利岑就是其中那个让所有人都不舒服的刺儿。他不像别人那样,一加入敌方阵营就被当做弃子,恰恰相反,他把所有人耍得团团转。

冷战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表面上冷静,实际里头藏了无数扑朔迷离的“心理博弈”。有本书讲得很明白,《骗中骗》——名字听着像笑话,其实里头干货不少。你要说苏联怎么搞美国,说复杂也不复杂,费尽心思把间谍送进美国内部。用高帽低帽这些代号人物,有时候还真能把美国高层搅和个头昏脑涨。

细节上,苏联那些年硬是砸了大钱,就为埋几个关键棋子进对手腹地。决策错一步,满盘皆输。美国反手也不弱,为的就是在苏联警戒森严的情报体系里找空子,双方你来我往,磨到最后变成国家安全学里永远的经典案例。

在这种大棋局,两边都不是吃素的。结果,戈利岑走到台前,所有眼睛霎时盯住了他。西方其实早被苏联间谍搞怕了,拜戈利岑所赐,这把火直接烧到天花板。一开始,他还老老实实递了不少有用情报,美方看了都笑开花。这不愧是内部人?竟然能爆出对方没注意的秘密。

有些人名声大,仅仅因为他们的消息够猛。戈利岑动静不小,他给出的线索,大部分都核实有用,这才是中情局被耍进沟里的核心。哪里想到过,内部合作都还没弄明白,外部威胁就扑面而来?这时候的美国已经一点都不淡定。

这场谍影重重,最搞笑的是同样叛逃过来的诺森科,跟戈利岑“打擂台”。一个说有超级大内奸,一个说没这回事。中情局当晚就炸了锅。这二人到底是消耗敌方的烟雾弹,还是都不靠谱?答案彼时谁都给不出来,推来推去,反倒把自己人陷入沉默的自我怀疑。

内部调查像没底洞似的,一点苗头都没落下。大家质疑过一次又一次,到最后居然分不清那套“是真是假”。甚至连当事人自己都可能记不住哪句话哪会是实情。对,这种时候,“真相”只是临时存在的罢了。

再往深看,英国那边也被连累。菲尔比的案子跟着翻出来,他当年也并非等闲之辈。剑桥毕业这种光环,在西方情报圈熠熠生辉。可一旦搭上苏联这堵墙,立马就什么都不是了。巧合的是,越是调查,越没路可走。

戈利岑没消停,他继续不紧不慢抖料,说苏联有蓝宝石特遣小组,说谁谁管着侦察计划、谁是头头。消息真假参半,美国人却不能不查。总得表现点“信得过”不是?这时候,戈利岑递上了关键信息:甚至把逮捕乔治·帕克这类案件一提,整个情报圈都开始跟着他起舞。

有人说他爱挑事,每条情报只给一半?没错,就是这样。他一句“自己也不是全知道”,把整个情报体系都绕进了死胡同。你信也不是,不信也不敢随口放过。那种阴影蔓延的感觉,外人未必体会得了。

可又有谁能想到,这种半真半假的爆料,居然引发现实中无数冤案?且看利格伦。她顶着挪威官方女特勤的名头,一路周旋于克格勃与美情报间,甚至连俄罗斯帅哥的美人计她都扛住了。结果戈利岑随口一说,她就莫名其妙被当成间谍抓了进去。真冤!

案子最后查不出所以然,利格伦虽被放出来了,名声、信任全毁光。她对美方早已死心,拒绝一切沟通,从此消沉。她概念里的“自己人”,早就被一纸空口指控碾碎了。

美国本来想净化自家队伍,一不小心却把一大批无辜的情报员推进了深渊。灭鼠行动打着肃清苏联渗透的旗号,在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地轰轰烈烈。现实是,除了自家人心惶惶,啥都没捉出来。

加拿大的班奈特是个典型倒霉蛋。他本职干得很扎实,风评不好却因生活习惯另类。偏偏“空穴来风”时候,这种人最吃亏。戈利岑材料一递,调查立马铺开,一句“他是间谍”成了定案。

班奈特外出放飞“鸽子”,调查员想都不想就断成秘密通信手段。腕上松鼠,硬说成信鸽。调查两年,证据还是那只传说中的鸽子。调查组苦哈哈,偏要逮人。真可笑。

结果呢?夫妻离异,孩子远在澳大利亚。他自己也成了游民,到老都没人管。对他们来说,哪有什么所谓叛徒标配的下场,实际上比被苏联处死还窝囊。政府后来道歉,补偿也给了,可失去的亲情和信任不会再回。

这里,很难有黑白分明。戈利岑是棋子还是棋手?有时候人们说他是西方间谍界“救世主”,更多的时候,他成了搅屎棍,把曾经井然有序的情报系统弄成了一摊四不像。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戈利岑自己谈不上幸福或落魄。就算他在西方变成了禁忌话题,究竟背后真相几成?人们更多地保持沉默。连美方最终会不会公布全部历史档案,都没人敢下判断。像被浓雾罩住了一样,这种事要是说得太明白,反倒没意思。

老实讲,叛逃不是儿戏,也不是每个人都注定凄惨收场。有的人被卷进历史洪流,最后只不过是给别人当了挡箭牌。有些人借机走上巅峰。每个人的命运转弯都无人知晓。

归根结底,这场间谍盛宴,没有“赢家”一说。戈利岑和那些被牵连进来的“冤魂”,谁都没得到真正的清白或功名。历史里这种扭曲荒诞的片段,怎么都说不清,而那时候的人们——到底该信谁,不信谁,今天都没答案。

所以说,叛逃者、被冤者,情报巨头还是无名棋子,他们的命运和整个时代紧紧缠绕,强行分开都做不到。至于故事走到哪里停下脚步,谁也不会预先告诉你,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结局,这才是“无声战争”的真相。
回帖(16):
16 # hanxiao129
07-13 16:09
每天的知识都是新鲜的
15 # hanxiao129
07-13 16:06
今天又学了不少新知识
14 # hsieh2h
07-12 19:01
了解一下
13 # hsieh2h
07-12 19:01
进来看一看
12 # zhwy
07-12 13:35
已经了解了
11 # zhwy
07-12 13:30
来看一下
10 # 肥羊羊
07-09 18:51
搬运太辛苦 !
9 # 肥羊羊
07-09 18:50
过来瞧一瞧
8 # z3960
07-08 17:36
了解信息
7 # z3960
07-08 17:36
进来看一看

全部回帖(16)»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