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这个问题硬邦邦地摊出来,谁不愣神?二十年前孩子嘴里念叨的是“理想”,邻居大嫂教育弟弟“做人要厚道”,小伙子追姑娘也不过三五百块钱一管鸡毛蒜皮。现在不一样,先想着有没有房本再谈会不会做饭。金钱和亲情、友情、爱情的天平,什么时候偏得这样厉害了?这转变,到底是什么时候无声无息地发生的,谁又说得准?
随便翻翻抖音,小红书和微博,“没有钱寸步难行”“金钱才是安全感”,这样的热评成了共识。高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写“金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底气”,看起来比家国情怀还有用。细思极恐,究竟是社会变了,还是我们对生活的期待,转了个彻底的弯?什么东西都好像要量一量到底值几个钱,你说这是不是有点吓人?
在大学讲坛上,艾跃进教授抛来那句话——“大炮是用来丈量国土面积的。”粗粝得很,偏偏让人无法反驳。历史沉浮,不就是一场场用力的较量?对于国家来武器是底线。那对普通人,说是武力吧,现实里谁上班带刀枪?权力也行,只是没几人能摸得着边。最后兜兜转转,还是钱最大。
没人能不服软。口袋有钱,腰杆儿也跟着直。穿得体面些,病了能住好医院,说话都更有分量。没钱的时候,碰壁多了连站起来的勇气也没有。有次有人问,“你幸福吗?”有的人不敢答,怕被问到工资。
但“金钱至上”这四个字却也像悬在头顶的利剑,划拉得人心慌慌。艾跃进并不认同。他说“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敢喊的口号,我们先喊了”,还批评了几句。他问得直白,“钱变成唯一价值观,这社会还能好?”——有点夸张,不过其实他说得没有错。
可现实像铁一样硬。房子压得人喘不过气,结婚就像社会安排的考试,不光要爱情,还得有两家人能掏空口袋的财力。朋友聚会,一提到“孩子”,好几对都摇头,“生不起”。不是喜不喜欢,是根本算不过来那一长串账单。
一线城市,学区房一平方米都快抵上家乡整套老宅,算首付就够年轻人三年喝白水。万一家里条件好,父母不计较彩礼房车,那生养这些还不是愁。产检、奶粉、疫苗、尿不湿,孩子还没落地,银行卡就瘪了。有人调侃,“还没生就先花光了!”
以为熬过婴儿期就好了?错得离谱。如今教育“内卷”成风,谁不为孩子报兴趣班、补习班?同龄人晒出课程表,一个比一个密。蹚不过这水,怕娃比邻居家差。难道真要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钱的压力,逼得人破天荒地冷漠。以前扶老人是美德,现在谁都怕被讹,有人倒在路边,围观得多拉手的少。互联网还真记得住这些事,xx市路边老人事件,网上争得面红耳赤。谁敢有钱的时候固然大胆点?可有时候,这社会不让你管闲事。
尊老?尊年轻其实也是难,没人站在你这边。结过婚没房子,说你没本事;有点小钱嫌你太势利。什么都过不去,不如和所有人都保持点距离,省得惹一身麻烦。钱能起到的作用也很神奇,吃饭饿了花钱,生病求人花钱,为难了求人还是花钱,钱这东西,说到底谁不信?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那个苦命人群,明码标价的救命药,命都是钱买的回来。有人算了笔账,“一年药费18万”,有视频为证。央视新闻都在说“药价会越来越亲民”,可真轮到自己,还是多一分没有都害怕。活命要用钱,难怪“有钱才有尊严”这句话到处都是,不假。
就业更难,去年毕业生一千一百万,找不到工作的人坐地铁都多了。送外卖、跑网约车挤破头,哪怕拼命加班,月末还得抠顿饭钱。有人现在想谈感情得先看六位数存款。钱是护城河,也是结婚戒指。
这两年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都不好意思说。CPI同比涨了0。7%,这还是保守。城市房租年年涨,月薪涨了没有?不是说诗和远方不香,只是饿着肚子谁还想看风景?说什么“钱不是最重要的”,是因为从来就不需要为父母的医保操心。嘴里说不看重钱,结果用钱解决了大部分麻烦。
可也有反例。有人真放下了,学会低欲望生活,每月刮小账,日子也过得松快。租房不买房,也能幸福。就像有的年轻人,不愿生孩子不是没钱,他们觉得独自生活也挺好。钱重要吗?有时候不重要。
但话又说回来,大部分人还是在为钱发愁。尤其大城市,生活压力能把性格磨没。自己有一小笔积蓄,碰见点意外支出,瞬间回到解放前。“存款是底气”,社交平台上庸俗的讨论其实挺真实。谁说都不用钱,回头还得掏电话费买杯奶茶。
过度强调金钱,有人说是一种堕落;可放在生活的现实场景下,又像是成熟。他们不喊理想,讲事实做事。红包里多装点钱,小孩管你叫叔叔都亲热。社会用钱说话,早不是什么嗤之以鼻的事。
艾跃进教授担心的事,其实站得高。怕大家把钱看得太重,忘了赚钱是为了什么。只是谁都知道,光讲大原则没几个人信。“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这种说法有人嗤之以鼻,但路上的坑踩疼过,才明白钱长什么样。
有人偏要把金钱和道德切割,结果发现现实乱糟糟的,多少有点无可奈何。有时钱多也烦恼,怕被骗、怕人利用。金钱像盾牌,有用也能扎人,但你没盾牌甚至连自信都没有。就这么尴尬吧。
嘴上说钱最重要和心里觉得钱最重要,中间还隔着一层窗户纸。谁愿意把赚钱拿到明面上讲?嘴上说金钱至上,行动上沉默努力,偶尔也觉得这种现实有点凉。
这时代,钱好像真的比什么都硬气。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把它当成头等大事,不起眼的角落还有老爷爷给流浪猫喂饭。外卖骑手送餐时会给路边的孩子让一让道。生活不是只有钱,有人的地方总还是有点别的东西,否则也真太绝望。
金钱没有绝对的对错,也成不了唯一的信仰。只是现在的社会里,有钱人可以活得坦荡些,没钱的人也得想法子活出点自尊。不用强行给钱安一个漂亮名头,就像谁也别轻易指责别人的活法,是不是?
回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