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一弛 金错刀
文/金错刀频道点击这里边听边看
在得用户心者得天下的时代,连科技巨头都得学会“整活”了。
8月16日这天,苹果公司在中国干了两件大事:
一是在线下,苹果大中华地区的第58家零售店在深圳开业,大量果粉连夜排队,还有人从宁波飞到广州再转车到深圳,排队26小时抢到“001号”手环。
二则是在线上,苹果公司官方账号正式入驻小红书,账号开通短短24小时内,粉丝量就突破17万,话题登上热榜第二位——顶流和顶流之间DNA动了。
入驻当天,苹果并没有着急带货、开直播,而是发布了一条向果粉问好的视频,并且背景主题换成了小红书标志性的红色。
而这场“苹薯相逢”的戏码,让小红书成为了“大型电子认亲”现场:
“以前追苹果新品靠发布会,现在追苹果日常靠小红书?”
为了欢迎苹果,有人分享自己《3年果粉逆袭,如何靠苹果找到理想工作》;
还有人凡尔赛,分享《一台iPad如何让我涨粉80万》;更有人开启回忆杀,回顾自己13年前拿到第一部iPhone的心情...
对于苹果公司官方在小红书上开账号的举动,不同的人更是见仁见智:
苹果入驻小红书是来“抄作业”吗?毕竟华为、OPPO、大疆等早就在小红书玩得风生水起;还是苹果“下凡”,想借着小红书拉近跟中国用户之间的关系,为新款iPhone 17预热?
“数码搭子”苹果突然空降,到底是来交朋友还是卷KPI?
苹果+小红书,
早就是命中注定
苹果的社交账号扩张史,藏着品牌对用户关系的认知迭代。
小红书是苹果官方在国内,继微信、抖音后,第三个Apple官方社交媒体账号。
微信是它最早落子的“商业中心”,苹果账号的使命更像官方发言人。在这里,苹果内容以新品信息、功能解读为主,品牌与用户的关系是我输出,你接收的单向传播。
2022年6月苹果入驻抖音,开始“卸甲”,一年后Apple产品抖音自营旗舰店正式上线,真机测评、新品抢先购买,二者关系升级为我展示,你购买的互动。
而如今到了小红书,苹果彻底“换装”——苹果官方在社交平台的选择上非常挑剔,到底看中了小红书什么?
首先,苹果看中的不只是庞大流量,更是用户质量。
表面上看似和硬核数码“不太沾边”的小红书,但本身就聚集着高浓度的苹果用户和数码爱好者。
小红书社区一直保持着高浓度的数码和科技兴趣氛围,在37个一级用户兴趣内容类目中,有34个都与数码和科技相关。而在这个基础上,小红书官方数据显示,其用户群体中iOS设备渗透率近50%,位居国内各大社交平台前列。
据统计,苹果中国用户有2.43亿,可以说小红书平台上活跃着整个国内一大半的苹果用户;同时,苹果相关内容量、搜索量,曝光量都在3C品类中排名第一。
小红书用户晒出的苹果包装盒
不仅浓度高,而且小红书用户跟苹果用户的调性也十分契合——苹果一直强调创新和创造力,而小红书用户每天都在平台上分享着各种生动有趣、天马行空又充满个性的内容。
早在2023年,苹果就成为了手机厂商里第一个可以在小红书发Live Photo的品牌。
这些事实都表明,小红书用户对苹果产品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和购买意愿,他们不仅是苹果产品的消费者,本身更是苹果产品的最真实的体验官。
这对苹果来说,简直是“天选战场”。
更重要的是,科技也不应该是极客的独角戏。
而过去在各行各业,尤其是数码行业,更是品牌自说自话的重灾区。很多数码品牌的营销逻辑是“我有什么,你买什么”——发布会讲参数、评测视频比性能、KOL背书。但小红书今年分享了一个有意思的洞察:年轻用户已逐渐从“参数至上”主义者,转向“场景体验派”。
相比于冰冷的数码参数,他们对产品的需求更具体更场景化。
小红书剥离了数码产品的技术门槛,让科技产品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融入了用户的生活,成为了他们表达自我、分享生活的一部分。
举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在小红书#Apple 相关的话题阅读量接近7亿,但点赞上万笔记里,并不全是“专业参数解析”。
反而有网友在《iPhone 真的可以拍的很富士》里分享滤镜和拍照技巧;还有人在《我真的被iPhone 养的很好》里分享自己用苹果管理生活效率的攻略;
有人更是把iPhone开发出了新玩法。
比如把衣柜搬进了备忘录里。先给每件衣服拍张照,添加进iPhone备忘录,再打开附件视图,设置成小尺寸,就能随意排列组合,搭配出今日穿搭。
小红书用户在社区里更多分享用机的知识,品牌也能在这样的用户表达和讨论中找到跟用户深度互动、交流的机会。
从微信到抖音再到小红书,苹果的社交布局本质是一场“用户关系升级战”——它不再满足于被用户知道,而是追求被用户需要。
这也与苹果的价值观不谋而合:让好的科技,使尽可能多的人受益。
苹果向小红书借东风:
找对人+说对话,才能引爆生意
用户的注意力在哪里,行业的话语权就在哪里,品牌的重心也就在哪里。
理解了这个逻辑,就理解了小红书之于苹果的价值。
苹薯相逢一场,品牌和用户之间不是蜻蜓点水的走走过场,而是通过更多场景化的内容,让品牌在这里生长出“另一面”。
而面对越来越挑剔的市场,小红书也为整个数码行业带来了久违的升级与改变:
1、从教育用户,到融入用户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品牌往往站在高处,向用户灌输产品的功能和优势,试图“教育”用户。
但在小红书,品牌需要放下身段,融入用户的生活,以平等的姿态与用户交流。
除了用户自发的笔记分享,过去小红书社区本身也深度参与了苹果多项重要产品节点和营销活动。举个例子,2025年春节苹果发布新春大片《想和你一起听听歌》,邀请到好莱坞歌舞片《马戏之王》的导演迈克尔·格雷西执导,全程使用 iPhone 16 Pro拍摄。
这背后,小红书上百位团队成员参与了这次宣发活动,线上官方账号娱乐薯、电影薯、摄影薯、人文薯、校园薯共同发声,再结合品牌专属H5、开屏广告;线下在广州与重庆独家定制庙会活动,最终活动总曝光达到了2.7亿。
可见,虽然苹果官方今年才入驻小红书,但苹果的大事件小红书似乎从未缺席:
无论是苹果秋季发布会热点、“Vision Pro漂流体验”、“iPhone调色盘”、“Apple Watch闭环打卡挑战”等系列活动等等,不仅普及产品功能,还能用更快的速度让新品引领风潮。
2、不做千篇一律,找到最适配的场景
年轻人反感套路化,没有人想看千篇一律的营销话术,更想找能懂自己的“同频者”。
而小红书非常擅长根据不同数码品牌的卖点,找到最匹配的话题与场景:
比如今年4月,小红书结合OPPO Find X8 Ultra新机在夜拍场景下的强项,与品牌共创2025年OPPO影像大赛的首个月赛#带我一起夜出发。最终,OPPO收获了32000篇UGC内容自来水,话题浏览量超1.9亿、活动总曝光超7亿。
在今年毕业季,vivo还联合小红书与20多所高校发起了「Live毕业这一刻」活动,用vivo S30系列Live Photo功能记录真实的毕业瞬间,让青春的每一帧成为美好回忆。
上下滚动 查看更多
小红书还洞察到,随着用户对产品体验的深入,手机软、硬配件的可玩性,驱动着产品上市后的第二次热度。
华为Pura X就和小红书Redesign设计团队联手做了件相当有趣的事——给手机配上了百变阔折叠礼盒、手机壳这些小配件,这波情绪价值给产品带来了热度和口碑双丰收。另一边,华为手表也没闲着,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