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印度刚送走中方外长就背信弃义,中方火速划下红线,莫迪没料到中国早有后手,局势骤然紧张
刚和中方握完手,印度又一次“变脸”了,这几天王毅外长访问印度,莫迪亲自接见,气氛看着还挺热络。两国刚刚谈了边境、贸易等问题,印方还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家本以为中印关系有望迎来转折点,没想到王毅外长前脚刚走,印度政府就又碰了中国的底线。这次中印会谈,其实有点“破冰”的意思,王毅外长带队访印,印度外长苏杰生亲自接待,莫迪也亲自会见,规格很高。根据中方通报,双方谈得还不错,边境对话机制、传统贸易通道等都有共识,最关键的是印方重申了“一个中国”原则。然而没过两天,印度官员突然说,外界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表态是误解,还强调印度的相关政策没变,未来还要继续加强和中国地区的经济、科技合作。话音刚落,印度那边又搞出大动作,8月20日,印度在奥里萨邦试射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型号烈火-5,射程号称能打到5000公里,还能带核弹头。试射时机耐人寻味,刚谈完合作,气氛还没冷却,导弹就上天了,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大家心里都有数。印度这波到底想干嘛,放大点看背景就清楚了,过去两年,中印关系紧张,直航暂停、签证收紧、中企在印受限,地缘摩擦没解决,舆论也一直很激烈。同时美国不断挥舞关税大棒,俄油交易也被掐,印度对俄能源没松口,还公开表示会继续买,美国有人指责印度“倒卖”俄油,气氛也不和谐,在这种背景下,中印突然坐下来谈,显然是各有算盘,想多留几手。问题是玩牌可以,但不能两面下注,承认“一个中国”是政治承诺,会场里说得明明白白,出了门就不能再玩文字游戏。把敏感地区问题当筹码,短期也许能博点热度,长期却会伤害互信,其是导弹试射和舆论配合,氛围一下就变了,如果真想缓和关系,这种操作很容易让外界觉得是内外两张脸。其实按照原本安排,王毅外长印度之行结束后,8月20日-22日要访问巴基斯坦,没有直接飞过去,可能也是考虑到避免刺激印度。没想到印度这边刚刚“变脸”,还好中方早有准备,立刻协调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合作,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中巴碰头,这对印度来说也有压力,既保持合作又不失震慑。我们要看清楚,印度突然靠近中国,是在地缘矛盾没解决、美国发动关税战、中印全面对抗的背景下发生的,印度对中国企业各种设限,连航班和签证都能当筹码。现在的局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中方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触及一个中国原则问题是红线,踩一次就记一次账,印度要真想修复关系,就得拿出实际行动,而不是玩文字游戏和导弹秀。接下来中印能不能继续坐下来谈,要看印度怎么走,如果还想搞“边合作边挑衅”,中方未必会再给机会,战略博弈讲究稳定和信任,一旦丢了就很难重建。对印度来说,问题不是中国怎么应对,而是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国家,是想做有担当的大国,还是继续在中美之间当“摇摆者”,答案只能由印度自己给。外交不是作秀,更不是赌博,中方这次划红线,就是告诉印度,双方的核心分歧在主权问题,只要印度真正承认并做到,合作自然水到渠成。如果印度还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中方也会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希望印度政府能想明白这一点。
回帖(0):全部回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