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坛
|
搜索
|
消息
>
〖FLY茶馆〗
主题:
处暑至,老人养生有“讲究”,身体才不会“秋后算账”
z3960
发表于 2025-08-24 07:07
处暑,即为“出暑”,表示暑气将结束,炎热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昼热夜凉”的较大温差气候,绝大多数人会觉得更加舒服,但年老体弱者往往对冷热变化来不及适应,容易引发肠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说。所以说处暑之后,老年人养生需遵循一些“讲究”,身体才不会“秋后算账”。
保持营养充足,勿贴秋膘
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人体新陈代谢也开始减缓。此时,老年人应注意饮食调整,既要保证营养摄入,又要避免过度进补。
贴秋膘虽为传统习俗,但对于老年人而言,过度摄入高热量食物可能导致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建议老年人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保持身体营养均衡。
调整作息,适应“秋乏”
处暑后,由于气温变化和日照时间缩短,人体容易出现“秋乏”现象,表现为精神不振、困倦乏力等。老年人应顺应自然规律,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晚上尽量早睡,避免熬夜;白天可适当午休,以恢复体力。此外,还可通过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来缓解“秋乏”。
避免过度添衣,适当“秋冻”
处暑后,虽然气温有所下降,但白天仍可能较热。老年人不宜过早穿上厚重的衣物,以免影响身体散热和适应能力。适当的“秋冻”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当然,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还是应及时添加衣物,以防着凉。
调畅情致,远离“秋悲”
处暑是秋季第二个节气,秋季又带有万物凋零的“肃杀之气”。秋,五脏为肺,五行属“金”,金旺克木,肝属木,肝气容易郁结,情绪容易低落。老年人看到自然界出现萧条景象,更加容易触景生情而产生悲伤的情绪。
因此处暑时要注意收敛神志,使神志安宁、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平时可以多听听音乐、练练书法、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来安神定志,也可以多与自然亲近,和老伙伴们结伴外出郊游散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维持心性平和。
定期检查,预防“秋病”
处暑时节,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更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按时服药,控制病情。
此外,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高发期,老年人需做好预防措施,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等。
回帖(20):
20
#
hsieh2h
08-25 16:15
来了解一下
19
#
hsieh2h
08-25 16:15
来看看处暑至,老人养生有“讲究”,身体才不会“秋后算账”
18
#
hsieh2h
08-25 16:15
进来看一下
17
#
huwg
08-25 01:38
谢谢分享
16
#
huwg
08-25 01:38
了解一下
15
#
huwg
08-25 01:38
来看看了
14
#
肥羊羊
08-24 19:01
谢谢分享啦
13
#
肥羊羊
08-24 19:00
已经了解了
12
#
肥羊羊
08-24 18:58
过来瞧一瞧
11
#
zhwy
08-24 18:57
开心一笑
全部回帖(20)»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