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这是小米距离“声誉破产”最近的一次,全网声讨武大,知名校友雷军亚历山大,一天被@了几百遍!谁能想到,一个女生在图书馆拍下男生抓痒的视频,两年后,竟演变成985名校的学术地震!可现在,诬告事件大家不过问了,转头又拿着杨某某的毕业论文向武大要说法,为什么啊,真是离了大谱了,鬼知道,武大要开多少绿灯,才能把这样的论文放行!
整件事还得从两年前的那个夏天开始说起,武大图书馆里,大一新生肖某隔裤抓痒,被对面研二女生杨某当成性骚扰拍成了4分钟视频,她当场逼他写下两封道歉信,不管肖某怎么解释,说自己有五年的湿疹也好,说完全没有意识到对别人造成了冒犯也罢,杨某油盐不进,三个月后,一篇名为《我在武大图书馆受到性骚扰》的小作文横空出世,几乎一夜之间,肖某成了全网公敌,照片被P成遗像,有人造谣他“官二代保送”,武大还没来得及查清真相,火速扔出一个记过处分,肖某从“天之骄子”沦为“无耻之徒”,整个过程只用了48小时!
但真相是什么呢,法院调取监控发现:事发的时候,杨某和肖某全程没有任何交流,座位随机分配,肖某的抓痒节奏完全符合皮肤病特征,五名三甲医院专家亲自参与鉴定,看完视频整个人都不好了:“这要是性骚扰,全国皮肤科患者都得判刑!”
2025年7月25日,这场纠纷终于在法院一锤定音,最终判决:肖某不构成性骚扰,由杨某承担诉讼费。
真相大白,但已经迟了,肖某的人生已彻底崩塌,不仅确诊了重度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有人24小时监护,爷爷被网暴气死,外公成了植物人。杨某呢,在败诉的第二天就高调晒出了香港浸会大学博士录取书,还附了一句话:“美美读博,继续全球举报肖某某!”
杨某的高调,那是大大低估了公众和舆论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害者逍遥法外,受害者家破人亡,这要是大家都能忍,真就没天理了,很快,全网怒火瞬间核爆,杨某的一系列黑料被扒了出来,尤其是她那篇辣眼睛的毕业论文。
辣眼睛到什么程度呢,新中国几几年成立,三岁小孩可能都知道,但在这篇硕士论文中,却被写成了“1049年”,哪怕写的人没带脑子,那些评审论文的专家学者,难道也被猪油蒙了心?就算这只是一个笔误或者印刷错误。
还有更离谱的,论文中又写了:“2001年,随着《离婚法》的出台和宣传”,有点法律知识的人都会哭笑不得,我们国家先有《婚姻法》,后有《民法典》,什么时候出台过一部《离婚法》?真是第一次听说,这杨某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吗,这么基础的常识都不知道,这不就相当于,学化学的背不出元素周期表,学文学的不知道李白是谁吗?
这还没完,整篇论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大段的抄袭,23年发表的硕士论文,抄的是22年发表的期刊文章。抄也没认真抄,别人写的是2022年印度全国家庭健康调查,她直接给抄成了2021年,还把印度家暴率36.1%随手改成28.3%。这杨同学是不是觉得这些抄来的东西,如果调查年份早一点,调查结果不一样,这就变成她自己的东西了,属于学术创新了?
这篇论文读完,直接把正常人的小脑都干萎缩了,这种初中生都不如的硕士论文,又是怎么通过导师审核,校外盲审,最后竟然还要挂在知网上,成为了优秀论文的?
难怪网友都忍不住吐槽了,原来名校都是这么玩的,普通人寒窗苦读十几年都够不上的武大,竟然让学生靠着逻辑不通、到处都是低级错误的论文保研读博,学术公平在哪里,这么多专家学者,你们的良心又在哪里?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早就不是什么个人恩怨了,杨某凭借一己之力,已经引爆了三重核爆级后果:
第一,寒门学子在大学的处境究竟怎么样?肖某农村出身,靠助学贷款好不容易上了武大,他没有那么强的维权意识,被杨某揪住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认错讨饶,可杨某呢,网传父亲是某地招标办主任,论文致谢里写着“感谢父母精神支持”,而肖家爷爷临终前还攥着孙子的处分通知书,这种对比太扎心了,也彻底撕碎了“考上名校就能改变命运”营造出来的公平幻觉。
第二,教育资产大缩水,公众对985名校祛魅。武大百年法学招牌,被一篇注水论文砸出裂痕,更糟糕的是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今年武大考研咨询量下降40%,招聘单位看到武大毕业生的简历,直接就亮起了红灯,理由是合作方缺乏诚信基础,杨某种下的因,已经成为了所有武大学生要承受的果,高校品牌信誉一旦崩盘,带来的生源流失、科研投资撤资,潜在损失又何止百亿!
第三,学生的问题这么大,做老师的就一点没有责任吗?有网友扒出,杨某的导师名下公司年入千万,专接“论文润色”业务。当答辩委员变成生意伙伴,当学术不端只需要罚酒三杯,造假成本远远低于收益,自然有人前赴后继钻空子,武大一百多年的金字招牌,正被蛀虫们啃成韭菜收割机。
当武大拖着不撤对肖某的处分,而对杨某学术不端轻描淡写的扔出一句“没有注意到”,当香港浸会大学对问题论文装聋作哑,这些名校维护的不是一个两个学生,而是学术特权阶级的既得利益。当纠错机制失效到这种程度,普通人怎么还能坐得住呢?今天我们放过了一篇水论文,那明天轮到自己被诬陷时,谁还会替你喊冤呢?
回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