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最新报道,中国企业在英国租赁的仓储面积正创下历史新高。全球商业房地产信息平台CoStar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企业在英国租赁的仓储面积已超过200万平方英尺,预计将超越2021年疫情高峰期的230万平方英尺。
为什么中国企业会集中发力欧洲尤其是英国的仓储市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应对美国关税。把商品先运到欧洲仓库,再从欧洲分销到其他地区,既能绕开美国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又能更快触达欧洲本地消费者,提高配送效率。
除此之外,欧洲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企业布局仓储,也是为了更好地开拓当地业务,不再局限于单一市场,降低对某一个国家市场的依赖。另外,英国的地理位置和物流基础设施都比较有优势,能够辐射整个欧洲乃至更远的地方,这对需要高效分销的电商和物流企业来说格外重要。
京东等中国大型电商和物流企业正在重新规划欧洲仓储网络。京东今年早些时候在英国推出电商平台Joybuy,销售折扣食品和服装产品。而中国最大的物流开发商之一普洛斯,过去五年已在英国、德国、波兰和意大利租用大量仓储空间,支持其电商业务运营。
国际房地产咨询公司莱坊分析师克莱尔·威廉姆斯表示:"欧洲是中国企业可以快速扩张的主要大型市场,这使得中国企业正日益成为塑造该地区物流格局的一股重要力量。"
有分析指出,这种转变反映了全球贸易格局的深层变化。中国企业通过在欧洲建立仓储中心,可以更快速响应本地市场需求,同时规避跨国贸易壁垒。这种"本地化存储+就近配送"的模式不仅降低了关税成本,还提高了物流效率。
对此,有人评论说:"这是中国企业灵活应对全球市场变化的明智之举。"也有网友表示担忧:"全球贸易壁垒正在改变商业运作方式,可能导致世界贸易体系进一步分裂。"
有人认为,这种趋势可能持续发展。随着地缘政治因素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加大,企业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多元化和区域化布局。英国及其它欧洲国家凭借其稳定的商业环境和区位优势,正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节点。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中国企业应对挑战的适应性,也展示了全球贸易流动的新方向。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这可能是全球供应链从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型的一个显著标志,将会对未来多年的国际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回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