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受大刺激后,特朗普对欧洲下2道死命令,对俄罗斯狠,对中国更狠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中国的九三阅兵,给了特朗普巨大的刺激。如今的特朗普,表面上把话说得非常漂亮,甚至不断强调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很好。但实际上,特朗普在背后已经接连做出大动作,还对盟友欧洲下了“死命令”......九三阅兵震撼特朗普9月3日这天,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整齐的方阵迈着铿锵步伐,国产新型装备陆续亮相,这场阅兵式不仅气势震撼,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华盛顿时间9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召开了一场正式记者会。面对有记者直接抛出的问题——“中国的阅兵是不是在向美国释放挑衅信号?”——他罕见地连说三个“不”。他说:“不,不,不!中国需要我们,我们关系很好,我不认为这是在向美国挑衅。”更令人注意的是,第二天,也就是当地时间9月3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波兰总统时又一次主动提到了这场阅兵。他说自己看了中国的直播,感觉“非常美丽、令人印象深刻”,并且补了一句,“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更出人意料的是,特朗普还亲自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篇长文,回顾了二战时期美国对中国的“帮助”,强调美国曾为了让中国摆脱侵略者,不惜流血牺牲。他想传达的意思很清楚:美国当年帮过中国,现在中国“应该记得这份情”。特朗普为什么会在两天之内,多次发表拉近中美关系的看法?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特朗普之所以在短时间内频繁谈及中国阅兵,并非偶然。他显然是有意通过这些表态,来释放某种“降温”信号。正因如此,他在9月2日的记者会上便主动表示,并不认为这场北京阅兵对美国构成挑战。可问题在于,这样轻描淡写的表态显然不够分量,既无法说服外界,也难以让中方真正“放心”。于是,第二天他又亲自下场,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发出长文,借历史上的中美并肩抗战之情来打温情牌。很明显,在中国阅兵式后,美国想要试图缓和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但另一方面,特朗普依旧没有放弃与中国为敌的固有观念,甚至这两天在背后搞出了很多“新动作”......特朗普的新动作就在中国阅兵震撼全球之际,特朗普也悄悄掏出了他的“新剧本”。第一步,他迅速对美国军方下达了一项特殊指令。当地时间9月3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出现在福克斯新闻的专访中,采访画面一分为二,一边是赫格塞思谈话,一边则播放着中国阅兵的视频回放。这样别具意味的“同框”,让这场采访格外引人关注。赫格塞思在采访中透露,特朗普已经签署总统令,要求对美国军队进行“史无前例的重振”,不仅要从士气上焕新军心,还要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历史性重组”。在采访最后,他还直白地表示:美国军队要全面做好准备,保护国家、保护人民。紧接着,特朗普的第二个计划出手,直接盯上了欧洲。他向欧洲盟友下达了两道“死命令”:一是立即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二是欧洲必须加大对中国的经济施压,理由是中国对俄罗斯开战提供了经济支持。这两道命令,一道想砍俄罗斯的能源命脉,一道准备破坏中国经济发展。只能说,特朗普对俄罗斯狠,对中国更狠。美西方一直以所谓的“中国对俄罗斯”提供支持为由,妄图在国际上打压中国。但实际上,对于俄乌战争,中国向来站在中立的立场之上,并积极促和,希望双方能够停战止戈,坐到谈判桌上,和平解决冲突。相反,美西方国家一直在给乌克兰提供实际支持,成为局势恶化的罪魁祸首。如今,特朗普再次拿莫须有的“罪名”说事,无非是希望通过“逼欧洲表态”的方式,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孤立中国。他指责中国为俄乌战争“提供了经济支持”,以此为借口要求欧洲站队,实则是想把欧洲变成自己遏制中国的棋子。按他的设想,只要欧洲配合,美国和欧洲联手,对中国经济发起“双重夹击”,就能撬动全球供应链,对中国产生实质性冲击。但问题是,特朗普显然低估了现实的复杂程度。比如,欧洲未必愿意接受特朗普的“命令”。近几年欧洲本身就经济低迷,通胀高企、能源成本飙升,再加上产业空心化问题严重,早已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贸然对中国“下狠手”,与俄罗斯断绝能源往来,不仅不会赢,反而会进一步拖垮本已脆弱的工业体系。更现实的是,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容易被牵着鼻子走的“加工厂”。今天的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强大的市场体量和不断提升的技术能力,早已具备在危机中稳住节奏、甚至反向反制的能力。特朗普想靠“逼欧洲对华出手”来挤压中国的发展空间,说白了,就是痴人说梦罢了!参考资料:特朗普发与普京合影,并放出风声——扬子晚报
回帖(5):全部回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