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搜索| 消息
主题:中方强势表态后,特朗普态度变了,主动邀请60万中国留学生赴美,直言非常“荣幸”!
爱我中华发表于 2025-09-07 11:40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据报道,这两年,中美关系的风向变得太快,连美国大学的招生办估计都快跟不上节奏。美国边境和移民执法部门一阵风似的在各大口岸、机场对中国留学生、学者动辄长时间盘查、刁难,甚至直接遣返。
中国学生、家长每天都在网上刷到类似经历:被关“小黑屋”、行李和电子设备被反复搜查、遇到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甚至有同学被滞留70小时以上,最后灰溜溜被赶回国。对中国留学生来说,这种“运气大抽奖”式的入境体验简直成了留美路上的噩梦。
外交部和中国驻美使领馆这阵子反应很快,直接发布安全提醒:所有准备去美国和已经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学者要提高防范意识,详细了解美国的入境新规,入境时要做足功课,遇到问题要理性、冷静处理。如果自身权益受损,要第一时间联系使领馆求助,并及时通报学校或合作方,驻美使领馆会全力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这番话其实说得很明白,美国这一系列操作严重损害了中国学生、学者的安全与合法权益,已经影响到正常的中美人员往来和教育学术交流。中方态度也没什么模糊空间,就是坚决反对,第一时间严正交涉,绝不姑息。

美国这边的操作其实很有代表性。一边是移民、边检等一线部门在一线“紧盯”中国留学生,舆论场上各种“间谍论”“技术转移论”炒得火热,甚至把中国留学生当成潜在威胁;另一边,特朗普却突然在白宫高调表态,要主动欢迎60万中国留学生赴美,声称有中国学生来美国大学就读是“非常荣幸”。两个月前还在收紧签证、挥舞“科技封锁”大棒,转眼就成了“海纳百川”的样子,这种反差属实让人看不懂。
其实,这场风波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楚。美国高校,尤其是二三流大学,早就高度依赖国际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的学费和生活消费。单看纽约,每个中国留学生每年花销能达到9万美元甚至更高,光学费、住宿、生活、保险加起来,汇成了美国大学一条条看不见的“生命线”。
美国教育和移民政策的摇摆,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焦虑。特朗普嘴上说得好听,欢迎中国学生,可谁不知道他在第一任期内刚刚收紧了中国学生签证,尤其是高科技领域,连哈佛、MIT的中国研究生都受到影响。更何况,拜登政府上台后,这一套只是在表面上松动,实际上对中国留学生的盘查、骚扰、遣返并没有减少。很多中国学生到美国机场,被关“小黑屋”几十小时,手机、电脑全被查,甚至被直接遣返。

这种“双标”操作,其实就是美国战略焦虑的真实写照。一方面,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离不开中国学生的“真金白银”。另一方面,美国又担心中国学生“学走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量子、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领域设置重重障碍。很多留在美国创业、搞科研,贡献了上百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华裔科学家几乎占了半壁江山。美国既想吃肉,又怕被反超,才会出现今天这种“又拉又打”的局面。
对中国家庭来说,这种环境变化值得高度警惕。美国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美国,教育环境、社会氛围、政策都变了。盘查、遣返事件多发,留学风险大幅上升。外交部和驻美使领馆的提醒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大量实际案例的警告。中国学生和家长一定要做好最充分的预案,要有清晰的风险认知,不能再抱有幻想。美国大学想赚中国学费,但美国执法部门随时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让你走人。

美国国内对中国留学生的看法同样分裂。特朗普的前顾问班农直言,现在美国就不该有外国学生。乔治亚州议员格林直接喊话:为什么要让中国学生取代美国孩子的机会?但美国高校和部分经济部门却不得不承认,没有中国留学生,很多美国大学根本撑不下去。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都承认,没了几十万国际生,不光是顶级大学,底层大学会大面积倒闭,几十万学生也会因此失学。
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其实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特朗普明明三个月前还强烈限制中国留学生签证,这会儿又高调欢迎60万中国学生。美国国内政治斗争激烈,留学生政策变成了博弈筹码。特朗普所谓“荣幸”背后,是为了拉拢高校、吸引学费,弥补财政和就业缺口。更现实一点,他也想借中国留学生缓和对华关系,为即将到来的新谈判营造“柔和”氛围。可真要让美国彻底放下防备,不再搞“技术遏制”,恐怕还远着呢。
回帖(5):
5 # z3960
09-10 06:04
了解消息
4 # z3960
09-10 06:04
进来看一看
3 # huwg
09-08 03:17
谢谢分享
2 # huwg
09-08 03:17
了解一下
1 # huwg
09-08 03:17
来看看了

全部回帖(5)»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