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搜索| 消息
主题:美议员呼吁制定更严格的芯片监管规则,以限制中国的竞争优势
爱我中华发表于 2025-11-21 12:46

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达成的一年期出口管制暂停协议,正在美国国会引发激烈反弹。在本周四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多位议员和政策专家强烈呼吁加强半导体出口管制执法力度,警告这一暂停期可能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提供宝贵的追赶时间,从而威胁美国在先进芯片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这场主题为"出口管制漏洞:芯片制造工具及其子组件"的听证会,折射出美国政府内部在对华科技政策上的深刻分歧。代表加利福尼亚州的民主党众议员西德尼·卡姆拉格-多夫直言不讳地批评特朗普政府将出口管制作为谈判筹码,她指出,暂停实施百分之五十附属公司规则的决定,实质上给予中国实体整整一年的时间来寻找规避管制的替代方案。这一规则本应在九月二十九日生效,旨在将出口管制范围扩展至黑名单实体拥有百分之五十或以上股权的关联公司。
卡姆拉格-多夫在听证会上特别提及美国商务部一天前批准向沙特阿拉伯出售英伟达Blackwell芯片的决定。根据商务部的批准文件,两家中东公司将被允许购买相当于三万五千颗英伟达GB300服务器或等效产品——沙特政府支持的人工智能公司Humain和阿联酋的G42各获得相当于三万五千颗Blackwell芯片的购买许可。这一决定在议员们看来,与收紧对华出口管制的政策方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在不同地缘政治利益之间的摇摆。
暂停协议的核心内容涉及特朗普政府十一月初与中国达成的一揽子贸易安排。根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公开声明,美国同意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降低十个百分点,并暂停实施九月二十九日宣布的百分之五十附属公司规则一年。作为交换,中国承诺放松对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并要求旗下的恩智浦半导体子公司Nexperia恢复向美国客户出口芯片。这种以出口管制换取贸易让步的做法,在国会引发了对国家安全优先级的质疑。
工业与安全局是美国商务部负责实施和执行出口管制政策的核心机构,但其执法能力长期受到资源匮乏的困扰。在听证会上,前商务部负责出口管制的助理部长凯文·沃尔夫强调,工业与安全局急需增加预算和人员编制。该机构目前仅有约六百名员工,却要监督全球价值数万亿美元的高科技产品交易。凯文·沃尔夫提出,执法预算至少需要翻倍,工业与安全局应在美国境内增聘至少两百名出口管制执法官员,以有效监测和阻止技术向中国的非法转移。
资源短缺直接导致了出口管制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美国国会此前的一份报告通过大量案例指出,政府出口管制存在严重漏洞,使得美国先进技术仍然"几乎不受限制地"流向中国公司。这些漏洞包括:通过第三国转口、利用关联公司规避黑名单、在产品中使用受管制组件但整机未被列管等多种方式。特别是在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许多关键子组件并未被明确纳入管制清单,为技术泄露留下了操作空间。
美国的出口管制策略高度依赖与盟友的协调行动,尤其是掌握关键半导体制造设备技术的荷兰和日本。荷兰公司ASML垄断了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其极紫外光刻机是生产七纳米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必需设备。自二零一九年以来,在美国压力下,ASML已停止向中国出口EUV光刻机。二零二三年,美国进一步推动荷兰和日本加入更严格的管制框架,限制向中国出口深紫外光刻机和其他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
然而,这种多边协调机制面临着复杂的商业和政治考量。ASML等公司长期以来将中国视为重要市场,荷兰政府在美国压力和本国经济利益之间一直小心平衡。日本方面虽然在二零二三年三月正式实施了针对二十三种先进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出口管制,但执行标准和审批流程的严格程度仍存在灵活性。在听证会上,议员们呼吁进一步加强与这些盟友的政策协调,确保管制措施不会因为执行标准不一致而出现漏洞。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态势加剧了美国政策制定者的焦虑。尽管面临持续的技术封锁,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和部分先进封装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二零二五年,中国先进封装设备市场预计将增长百分之七点四,市场规模达到一百七十三点九六亿元人民币。在设计、制造和封装的产业链各环节,中国企业正在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产业向更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芯片需求的推动下,中国正在探索绕过传统制程限制的技术路径,包括Chiplet异构集成、先进封装技术以及专用架构设计。
听证会的另一个焦点是如何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及其美国子公司采取更严格的管制措施。议员们认为,一些中国企业通过在美国设立子公司或研发中心,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受管制技术和人才。工业与安全局应该获得更强大的权力,对这些实体进行严格审查,并在必要时将其纳入实体清单。这种针对性管制还应该延伸到供应链的上游,限制受管制企业获取关键零部件和制造设备。
商务部面临的困境在于如何在保护国家安全与维护美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点。过于严格的出口管制可能损害美国半导体设备和芯片制造商的全球市场份额,而宽松的政策又可能让技术流向战略竞争对手。英伟达等公司一直在游说政府,希望能够向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国际市场销售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理由是这些销售对维持其研发投入和全球领先地位至关重要。
白宫办公室最近要求国会否决一项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芯片能力的法案,这一立场再次凸显了政府内部的政策分歧。一方面,国会议员主张采取更严格的管制措施;另一方面,行政部门需要考虑产业界的利益诉求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这种张力在每一次涉及具体管制措施的决策中都会显现出来。
一年期暂停协议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影响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美国企业不确定一年后政策将如何调整,中国企业则在利用这一窗口期加速采购和技术储备。设备制造商面临着复杂的合规要求,既要遵守现有规定,又要为可能的政策变化做准备。这种政策不稳定性本身就构成了商业风险,可能促使一些企业加速供应链多元化或技术本地化的进程。
从技术发展趋势看,人工智能和先进计算正在成为新一轮技术竞争的核心战场。美国商务部正在考虑建立专门针对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框架,这将涉及对计算性能、互联带宽、能效比等技术参数的量化限制。这种基于性能参数的管制方式比传统的产品列表方式更具灵活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执行复杂性和企业合规负担。
听证会释放的强烈信号表明,国会对当前出口管制政策的有效性存在严重质疑。在地缘政治竞争加剧、技术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美国对华半导体管制政策很可能在一年暂停期结束后进入新一轮收紧周期。但更严格的管制是否能够真正延缓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还是会加速其自主创新和供应链重构,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在未来几年逐渐显现。无论如何,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正在经历深刻重塑,技术、贸易和国家安全的复杂交织将继续定义这一关键产业的未来走向。
回帖(3):
3 # 任逍遥
11-22 04:24
不错,了解了
2 # 任逍遥
11-22 04:24
也就看看
1 # 任逍遥
11-22 04:24
来看一下

全部回帖(3)»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