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搜索| 消息
主题:百度副总裁秒批离职称不违法,罗翔:标榜自己守法的人可能是垃圾
爱我中华发表于 2024-05-08 10:26
百度高管"冷言"事件引发社会反思公关操作还是管理哲学?
每年五月,阳光普照,生机盎然,本应是喜庆祥和之时。但就在刚过去的5月7日,一则"冰冷"言论,却令整个互联网陷入了热议的"寒流"之中。事件的主角正是百度集团公关部高管--副总裁璩静女士。

一番无情言论让其遭全网炮轰
事情起因是璩静女士在抖音视频中公开表态:她不会考虑员工的家庭情况,只关注员工在岗能否按时交付工作成果。这番直指管理哲学核心的"铁面言辞"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不满。

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公关高管,在公开场合表达如此疏离人性、唯结果至上的言论,网友们痛斥其"冷酷无情"、"唯利是图"。许多人批评璩静女士缺乏同理心,对员工们的个人需求和生活处境漠不关心,与公司宣扬的"以人为本"理念背道而驰。

在流量至上的当代社会,这种通过发表引战言论炒作眼球经济的行为被认为是"低级"的。而对于公司高管来说,则更多被归咎于对员工缺乏基本人文关怀。
有网友质疑:"如果加班到很晚也要视作对'工位不敬'?到点下班就走人?公司还需要人情味吗?"

合法合规并不意味着无需人性关怀
面对此等舆论压力,璩静并未做出回应和解释。反倒有网友为其说起了好话,认为她所言仅是合乎法理,并无过错,曾指责她的网民才是道德绑架。







然而,此番争论却折射出我们对企业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有着不同认知。
无可否认,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一种雇佣关系,双方约定将按时间和分工交付成果,并支付相应酬劳,这确实在法律上并无过错。但光凭合法合规,就否定了员工的人性需求,是不是过于简单化和单薄了?

就如同著名法学家罗翔先生所言:"人们本身不需要普法,因为法律只是对人最低的道德要求。如果一个人只是喜欢标榜自己'遵纪守法',这种人很可能是个'人渣'。"

显而易见,罗氏意在强调,一味强调法律条文,却罔顾人性关爱,于情于理都是有欠缺的。身为管理者,除了要求员工基本遵守劳动纪律,更应当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员工的全面需求。
毕竟企业作为人造载体,除了要追求经济利润,更应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平衡商业目标与人本关怀,恰是优秀管理者应具备的复合型素质。一味唯利是图,最终只会贻误了发展的长远大计。
千万别让这只是一场公关噱头
尽管如此,事件的另一种可能性仍有待求证。一些细心网友发现,璩静的抖音账号点赞量和粉丝数存在明显不符,疑似有人为炒作的嫌疑。如果属实,那这一切都将沦为营销噱头。

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炒作都是为了获取曝光量和转化流量。而互联网公司的公关部职责,正是运营自家产品的营销传播工作。一旦被认为是营销操作,璩静引发的管理哲学争议便将不攻自破。
毕竟,群众是相当聪明的。一旦察觉到背后另有企图,绝不会轻易被蒙蔽。相反,这种"炮制话题"的公关把戏只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深公众对大型互联网企业"唯利是图、漠视人性"的不良印象,最终伤及企业自身的信任基础。
所以,我们殷切希望此事不曾有任何炒作的成分在内。作为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的高管,璩静女士言语中所流露的管理理念,应当代表了企业的核心信念与发展方向。
只有这样,我们方能继续围绕着她的言论,深入探讨和反思:互联网时代下,企业该如何在经济利益和员工人文关怀之间寻求平衡?科技公司是否更应体现人文关怀,缓解普通员工的焦虑和生存压力?未来的优秀企业管理者,又将如何兼具严谨务实和人文关怀的双重素养?
人文关怀不应只是口号 而要注入血脉
正所谓:"他人之子,岂有差异?"生命的可贵,从业人员的尊严,都同样值得被珍视。无论是技术工种,抑或公关人员,都有权期待公司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因为他们付出的不只是劳动力,更有一颗赤诚的心。
相信,只要我们以真诚互信为本,用善意与同理心相待,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定将水乳交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届时,人性关怀也终将不再是公司的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每一位员工身上的血脉,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和升华。
回帖(6):
6 # ddwg0818
05-08 22:17
大佬分享的都是精品!
5 # ddwg0818
05-08 22:17
作进一步了解!
4 # srwam
05-08 21:42
了解一下
3 # srwam
05-08 21:42
来看看
2 # 任逍遥
05-08 17:17
不错,了解了
1 # 任逍遥
05-08 17:16
来看一下

全部回帖(6)»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