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 />
方法二:在CMOS中只设置第一硬盘,而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即将CMOS菜单中的"Standard CMOS Setup"一项中第二硬盘设置为"None",然后选"Save & Exit Setup"退出CMOS即可。这样,在Windows系统中就会按IDE接口的先后顺序依次分配盘符,从而避免"盘符交错",也不会破坏硬盘数据。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DOS模式下无法访问第二块硬盘。
方法三:对第二块硬盘进行重新分区,先删掉第二硬盘上的所有分区,再把它的所有空间建立成一个扩展 DOS 分区(不能建立主 DOS 分区 - Primary DOS Partition),再根据需要划分逻辑分区。经过这样处理后,第二块硬盘的所有分区就会排在第一块硬盘的后面,这样也就不会造成盘符交错了,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破坏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6、操作系统无法支持137G以上大容量硬盘的问题
很多朋友在使用超过137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时,虽然主板的BIOS已经可以支持大容量硬盘,但是仍然出现频繁丢失数据的问题,这是由于操作系统无法识别这些大容量硬盘。
由于超过137GB的硬盘都采用了48bit LBA模式,所以必须使用支持48bit的操作系统才能够使用硬盘的全部空间,早期的Windows 95/Windows 98/98 SE/Me都不支持48bit LBA模式,无法提供对137GB以上容量的支持;而目前比较新的WIN2000和WINXP操作系统虽然都支持48bit LBA模式,能够正确识别超过137GB的硬盘,但是默认情况下并没有启用对48bit LBA模式的支持,需要在安装操作系统后再安装补丁程序,才能保证硬盘数据不会丢失,只有使用WIN2000+SP4补丁和Windows XP+SP1补丁,才能保证硬盘的正确识别与使用。
此外如果我们使用的是WIN2000系统,尽管WIN2000能够向下兼容识别FAT32格式,但是WIN2000却无法提供对超过30GB容量的FAT32格式分区的支持,只要分区容量超过30GB,分区格式为FAT32格式,WIN2000均无法识别多余的容量,但是对于NTFS格式的分区来说,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使用大容量硬盘时,应该尽量采用NTFS格式。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当使用超过137GB以上硬盘,最好把超过137G的空间分成NTFS分区,在安装WIN2000和WINXP系统时,在升级补丁安装之前,千万不要访问盘符排在最后面的分区,否则很容易造成数据丢失或分区表错误,所以我们也不要将重要文件和驱动程序以及常用软件备份到最后面的分区中,以免在使用时造成麻烦。
7、大容量硬盘分区的问题
在使用大容量硬盘之后,原先的很多硬盘分区工具都无法在这些大容量硬盘上正常运行,利用它们对硬盘进行分区,难免会造成硬盘空间的损失,或者是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其实最佳的分区方法,是利用WinMe上自带的FDISK程序或者Win2000/XP启动光盘,来对大容量硬盘进行分区,当然我们也可以将硬盘连接到一个安装了WIN2000或者是WINXP的系统上,然后利用 "磁盘管理器"来对新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和数据的安全。
四、如何快速移动旧硬盘的数据
安装了新硬盘之后,很多朋友都需要将原先硬盘上的数据拷贝到新硬盘上,并且还需要重新在新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而要转移数十G的数据并且重新安装所有的软件,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好方法。
这里我们需要利用GHOST这个常用的硬盘克隆软件,首先我们将两块硬盘都接连到电脑上,将旧硬盘设置成主盘,把新硬盘设置成从盘,然后引导系统到DOS模式下,再运行运行GHOST软件,选择"Local--Disk--To Disk"(注意:这是关键的一步,要确定硬盘连接无误,否则会造成硬盘数据的全部丢失)。
这时GHOST会将旧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包括分区信息)原封不动的拷贝到新硬盘,等到数据拷贝完毕后,再关闭电脑,将新硬盘设备为主盘,再重新启动电脑后,这时新硬盘就已经可以启动系统了,并且分区的情况与原先的旧硬盘一样,但是硬盘还有一部分空间没有使用,这时我们再利用FDISK以及"磁盘管理器",将未使用的空间划分成几个分区,这样新硬盘的所有空间就都可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