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较精简也是事实。总之,笨球的还可以,品质与先锋/华硕同级,值得购买,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ALI M5721D主控芯片,普通品质而已,价格摆在那里嘛,图个购买方便。顺便附带笨球光驱(不是刻录机)攻击三步曲:
1.人红是非多,他的光驱质量前面分析过,主流而已,产量大,初期经验浅,而光驱本身就有好有坏,个体差异大,经常被攻击。
2.由于是国产的(虽然很多国外顶极品牌也是made in china),但笨球吗,国产的想必应该很差吧,笨球也不是名牌,所以一旦买了笨球的坏了,就满腹冤屈,破口大骂,口若悬河,声泪俱诉,批的体无完肤。反之如果哪怕是非常LJSony,不吭声了,心虚了(日产的,想必是好的,偶的可能是个别吧)。
3.一浪接一浪的批评使得新手不得已买了“口碑不错”的先锋123,乃至Sony1632,花冤枉钱。
4.Lite-On建兴,建兴作为宝岛台湾的光驱厂商(注意建兴不等于在大陆抢注商标的源兴),技术实力很不错,在专业论坛人气仅次于浦科特,一般来说,凡是知道一点光驱知识的都蛮喜欢建兴的,价格便宜,做工也不错,很多大厂都找它代工,口碑非常好,东西稳妥,可惜建兴的大陆销售没跟上,叫好不叫座,建兴的优点可以说各方面都属于中上水准,尤其是DVD各种格式支持性能很好,读盘、以及使用寿命都较好,就是读盘噪声大,可惜大陆买的不多,因为很多2级城市没得卖,大城市也是货不是很全。具体说说,以目前来讲,有三款:金、银狐狸167T (面板颜色)、16P9S系列。差别也不大, 107T由于噪声大(其他不错)而停产了,不过货源很多,很多地方甚至只有金狐狸卖,16P9S的话型号新一点,噪声稍微低,其他差别不大,有的话更好,很多知名光驱,例如Sony1615、NEC5800都是走这个型号,连固件都可以互刷,由于不像先锋那样对利润要求那么高,牌子也丢不起(看看可怜的笨球就知道了),经验丰富质量可靠,所以很实惠,不过有言在先,小地方不一定买的到正货。
5.LG光驱,LG虽然是世界最大的光存储企业(HLDS-日立LG数据存储联盟),占据着庞大的OEM市场,但大陆销售较少,我感觉他的光驱还可以,以耐用、均衡著称,缺点是LG的东西好的非常好,少数差的也有,总体来说不错,早先的LG 40X光驱有很多同学现在都在很好的用(CRD-8485B),5年了,但也有LG的某型号CD刻录机(具体忘了),会爆碟。总体来说值得推荐。以8163B来说,比61、62好多了,读盘能力不错,而且与停产的先锋121一样都是采用松下的芯片,可能是目前DVD光驱中极少数采用中档主控芯片的光驱了,很8错。
6.BTC(英群)、微星、爱国者、台电都是一路货,很不推荐,BTC听说是“最恶劣品质”,我也感觉BTC代工的产品都是LJ,挂着sony也没用,大家最好不要买,建基之流虽然与明基同在acer旗下,但较差,三星的金将军(MT 1355PE+SF-HD68V)信息不全(康宝倒是一大堆)听说一般般。
光驱写了这么多,也就够了,现在说一说刻录机,刻录机区别太大,技术上也有区别,所以差别很大,而且刻录机利润大偏,几大厂家各有特点、毫不含糊,看来节约不了口水了。
刻录机厂商不多,而且十分复杂,最主要是非常容易买错,不同系别之间的区别很多的。先说说比较容易误导的技术问题,很多人买的刻录机不是买来用的,纯粹是来看”技术”的。
先说一下简单说一下DVD的历史,早先DVD是在日立、松下、三菱、飞利浦、先锋、索尼、汤姆逊、时代华纳、东芝和JVC十家组成的,现在的地位是DVD论坛(此”论坛”只是一个行业组织,不是真的网上论坛)的指导委员会,虽然后来也加入几家,但核心可以收取专利费的就是他们,开发了DVD-ROM(就是普通DVD碟,不是刻录碟)之后,他们在推出DVD-RAM之后内部分裂,索尼与飞利浦仍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独立开发自己的DVD刻录规范,从而联合惠普共同创建了与之对立的DVD 联盟(也是一个组织),后来三菱化学/威宝、理光、雅马哈、戴尔、汤姆逊加入,,主要技术元老是sony/飞利浦这对联手发明CD的老搭档已及不少碟片厂家捧场,他们旗下发明了DVD +R +RW +R DL,目前DVD联盟成员共有60个左右,原先的DVD论坛现在有成员200多个,但成员的作用不大,充数骗人而已。具体的厂家是:
DVD-RAM是松下、日立与东芝三家公司联合开发的,DVD-R/RW是的研发者是日本先锋公司,而+R/RW是飞利浦开发的。
在技术以及民用刻录盘市场占有上,DVD论坛很不幸,+R、-R技术上差别不大(+R由于较晚所以稍微进步一点),市场上七比三(+R的人气好),在RW和DL上基本都是+的天下,+得益于booktype的开发,彻底扭转了+系列光驱支持差的局面,booktype技术使得+的任何碟片可以被识别为DVD-rom,就是普通的DVD片子而不是刻录碟,因此除非DVD光驱光头老化了,+的刻录碟应该都支持,如DL(双层刻录盘片)由于推出较晚,哪怕-R DL好多自己的光驱都不识别,+R DL就有绝对的优势了,在RW上也是如此,而且+RW的容错最大可达512M,盘片的寿命以及可靠性上比当初草草推出的-RW好多了(不过-RW的识别倒是还好,也有极少部分人用),甚至比RAM的100M都高。这里我不是评判+ -的优劣,在普通的+ -R上其实价格才是王道。光驱的导购中是否支持booktype是国外详细评测必不可少的项目,如果你的碟片只是用来备份,不考虑在其他机子上的能否读取,或者不涉及RW之类的,只用DVD R (-R的都支持,+R仅在较老的DVD光驱中有些不支持),可以不关心;但如果是要考虑到兼容性,就是顾及拿到其他人的电脑上也可以读取的话,尤其是可擦写的RW和双层DL,那么booktype就必须考虑,因为RW正常情况下买+RW多(前面已经说明原因了)。具体的,booktype分+R、+RW、+R DL三种,除了+R DL之外DVD论坛旗下的日本厂商一般都支持不全面,当然,如果使用非官方的破解的固件那肯定例外。这也说明支不支持booktype不是技术问题,而是DVD论坛成员利益问题,这点飞利浦、Sony、台湾(MTK)的支持度好的多,虽然目前不支持booktype的也可以刻录+R/RW系列,但如果考虑到其他机子的读取的话留神一点,因为很多老款的DVD光驱(国内保有量很大)识别不好,尤其是+RW及以上。
对了,刻录机虽然目前还没有非常成熟,表现在DVD +R、-R是没有问题了,但RW与DL还在进步之中。不过八、九成以上的玩家刻的就是+-R,近一成的用户刻的是RW,剩下咪咪零头才用RAW、DL(对了,DL又叫作D9刻录碟)之类的。DL倒还可能有点前景,但RAM真正是没必要,点缀的。首先,广告卖点是”移动光盘”,既然移动,到其他地方至少可以读取吧,很不幸,绝大部分光驱(即使不少现在出的光驱)基本上不支持(即使少数支持速度也很不理想),移动,做梦更实际。其次”1万次擦写”很诱人,但实际上建立在很好的保护以及高档的做工上,其实优秀的RAM标准是像软盘一样装在盒子里的,与那些裸奔的单单这些就差别很大(想想看软盘裸奔的样子),再者这是理论值,实际上低档的RAM盘片做的实在一般(包括某些日系盘片),根本禁不起折腾,如果在国内很多”纠错王”、”超强读盘”光驱的照顾下挂的更快。最后价格因素,高档的,象样的RAM上百呢,还不如移动硬盘合算的多。当然提出两点:1.RAM并非没人使用,很多大型企业用来网络转储的,其次由于现在芯片的进步,很多刻录机本身就有RAM功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