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B/s。但SATA II不能与
300MB/s划等号,因为它包含了SATA II第一阶段的NCQ等技术,以及更多的其它
技术:
其次,SATA II可以通过Port Multiplier,让每一个SATA接口可以连接4-8个硬
盘,即主板有4个SATA接口,可以连接最多32个硬盘。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技术,叫Dual host active fail over。它可
以通过Port Selector接口选择器,让两台主机同时接一个硬盘。这样,当一台
主机出现故障的时候,另一台备用机可以接管尚为完好的硬盘阵列和数据,这
就确保服务器不管在某块硬盘损坏,或是某坏CPU之类的其它配件损坏的情况下
,仍能正常运作。
结语:给个人电脑用户的特别提示
最后,相信大家对IDE、SATA、NCQ、SATA II已经有了比较整体的认识。或
许很多关于服务器方面的技术还不太明白,其实这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获得这
样一个概念:SATA、SATA II的改进,大多数不是为个人电脑用户而设的。
SATA对个人电脑用户真正有意义的地方,也就是让机箱散热更加良好。但
与此同时,如果你的主板不支持SATA II,在获得这样一个好处的同时,安装
windows操作系统会比较麻烦——需要插入SATA的驱动软盘。所以IDE用户千万
别以为SATA更先进,改用更先进的SATA硬盘会有多大的性能提升。
使用支持NCQ技术的硬盘,对喜欢同时运行很多个程序的用户可能会有速度
上的改进,而且由于磁头比较少来回摆动,硬盘会比较长寿,温度也会比较低
。但前面没有提到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必须主板和硬盘都支持NCQ技术才起作用
。
至于SATA II,唯一对个人电脑用户有意义的就是300MB/s的带宽——当然
,SATA II全都是支持NCQ的。不过千万别指望带宽比原来增加了一倍,就可以
获得接近于SATA两倍的速度,因为目前硬盘的速度主要是受硬盘内部数据传输
率的限制,而不在于接口带宽,接口带宽的增加对个人用户带来的速度改善,
是微乎其微的。同样,SATA II的好处——支持NCQ和300MB/s的带宽,必须要主
板支持,在只支持SATA I的主板上使用SATA II硬盘,就连“微乎其微”的改善
也不会有。
总体来说,SATA、NCQ以至完整的SATA II,对一般个人电脑用户的意义不
是非常大,它们最大的意义在于为企业应用提供了SCSI、FC之外的廉价存储解
决方案——当然如果几种硬盘的价格相差很小的话,尽可能选最先进的SATA II
是没错的。如果担心新技术会不成熟存在某些未知缺陷,继续选择SATA I硬盘
甚至是IDE硬盘,也是相当不错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