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1、制作混合模式CD
混合模式指的是在同一光盘上CD-ROM和CD声频信号格式的组合,它包含一个其后有一个或更多CD声频信号轨道的CD-ROM数据轨道。从映像创建的混合模式CD是一个单一数据区CD,其第一个轨道来自于真实CD映像,其余为CDDA格式的声频信号轨道。当硬盘驱动器上有ISO映像文件且希望用它记录混合模式CD数据部分时,该特性是十分有用的。注意:真实CD映像仅适用于数据分区,你需要为CDDA分区创建一个CD-声频信号虚拟映像。虽然混合模式可以数据和音频组合,但仅为混合模式光盘记录一个数据区是最安全的方法。
不仅在创建CD-ROM光盘和CD声频信号光盘时使用临时文件,它也被要求用于创建混合模式光盘。创建混合模式CD的临时文件的要求也普通光盘不同,它需要占用更大的硬盘空间。在模拟记录或真实记录期间,刻录软件将检查临时目录是否有满足其大小要求的空间,如果容量不足够,你必须在写CD之前分配更多的盘空间。
CD-ROM驱动器比普通CD-播放器更灵活。当你在CD-ROM驱动器上播放混合模式光盘,数据轨道将被忽略。然而当你在CD声频信号播放器中播放混合模式光盘,它将象声频信号轨道一样播放数据轨道,有可能损坏CD-播放器,因此请不要尝试。
12、制作CD Extra
混合模式CD的单一数据区包含第一数据轨道,及其后一个或更多的声频信号轨道。当你在CD播放器中播放混合模式CD时,一个普通声频信号CD播放器将试图播放数据轨道,并且你将听见非常大的噪声。
CD Extra,也称为Plus或增强型CD,可解决以上问题。它包含两个数据区。第一个数据区包含最多98个声频信号轨道,而第二个数据区包含一个以CD-ROM XA 格式写的数据轨道。普通CD声频信号播放器在第一个数据区播放声频信号轨道,并只读第一个数据区,所有数据轨道永不被播放。可读多数据区CD的CD-ROM驱动器无论怎样都读CD上最后一个数据区,所以它能找到数据轨道。
13、三种写模式
一般来说,写光盘三种写方法;它们是单轨道写模式,全盘写模式和数据包-记录。
1)单轨道写模式
用单轨道写模式,CD-记录器将一次记录一个轨道。在两个轨道之间CD-记录器激光器将停止,同时硬盘准备下一个轨道的内容。当CD-记录器激光器完成写轨道有两个输出块被写,而且CD-记录器激光器开始写下一个轨道时有一个连接块和四个输入块。当你在CD-ROM驱动器或CD-记录器中读CD-ROM光盘时,CD-音频光盘或混合型模式光盘的块将没有任何相反的作用,因为这两种驱动器灵活地跳过所有这些块并将不播放它们。然而,一些音频信号播放器不支持单轨道写模式,当你在这些音频信号播放器中播放以该模式创建的CD-音频光盘,你可能在歌曲轨道之间听见一些古怪的噪音。因此,要制作不管任何格式的在工厂中已被制版并复制的原版CD, 你必须使用全盘写模式。对于制作专业的CD-音频信号光盘,强烈推荐你使用全盘写模式。
2)全盘写模式
对于全盘写模式,CD-记录器激光器将不停止直到完成整个光盘记录。在该写模式中,光盘将被关闭且在任何两个轨道之间没有连接块。
3)数据包-记录
数据包-记录允许小包的数据一次被写到光盘一个数据包里。大量的数据包可被写到一个轨道上。请注意数据包-记录仅适宜于数据轨道。在该写模式中有某些优点:(1)有助于防止数据缓冲区欠载运行,这是在记录CD-R光盘中最一般的问题;(2)不需要执行仿真记录,实际记录是确保成功的;(3)有助于减少由于在轨道和数据区之间的空档和额外消耗的光盘媒体浪费。在数据包记录模式中,你可继续写而且刻录软件将不分散CD-映像到多个轨道,单轨道写模式它要求足够临时文件空间以包含单个轨道,而数据包-记录不需要
什么临时文件空间。
数据包-记录可能成为标准文件系统,能与数据包模式及遵从通用硬盘格式(UDF)写的光盘数据包记录程序作互换。数据包写程序之间的完全兼容性仍在开发中,但是同时,数据包-记录的CD仅可被相同CD-记录器(或相同牌子)读取。因为数据包-记录文件系统是最近被完成的,将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以达到完全兼容性。如果你不介意使用相同CD-记录器读取光盘,你可选择该写模式。数据包-记录对于从网络或可擦除磁盘备份是特别有用的。如果你使用数据包记录模式,在记录到CD-R光盘之前从网络或可擦除磁盘拷贝文件到本地硬盘上的临时文件是不必要。
14、在记录到光盘中的考虑
在记录到光盘过程中,如果发生任何中断,你写光盘将失败且光盘可能被损坏。在写光盘之前有几件事你应该考虑以使你可确保写过程将是尽可能可靠和没有问题。
1) 数据
如果和CD映像layout相联系的源文件包含许多小文件,刻录软件将储存那些容量小于200千字节(缺省值)的文件至临时文件。你可以调整该缺省文件大小界限以确保数据平稳传输到CD-记录器。你应该增大界限以允许尽可能多的小文件储存到临时文件,直到临时文件已被分配足够硬盘空间为止。界限大小越大,越多的小文件将被拷贝到临时文件。如果Temp目录空间不够大,刻录软件将分散CD映像到几个轨道。如果在分散之后轨道的大小少于300块,它无法被记录到光盘。
2) 硬盘的速度
你应该储存源数据在速度足够快的本地硬盘上,以提供足够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3) SCSI卡
刻录前也应考虑SCSI卡数据传输速率,卡越快越好。
4) CD记录器缓冲区大小
你的CD记录器缓冲区大小越大,记录数据越安全,在某些记录器上你甚至可以升级缓冲区大小。有关在你的CD-记录器上升级缓冲区大小的信息,请参照CD-记录器制造商提供的文件。
5) 热重校准
热重校准是一些硬盘驱动器暂停来重校准自己以响应温度改变的过程。某些智能硬盘,在记录期间,热重校准可被推迟。然而,对于其它硬盘,热重校准在固定时间间隔进行,包括你的硬盘正被使用的时候。如果在记录期间数据流中的一个中断引起硬盘热重校准,记录可能不成功。快速的主机系统大大有利于解决该问题,许多现代驱动器执行智能热重校准,所以在CD记录中这正变得不成问题。
6) 分段存储
如果源文件被储存在分段存储的硬盘,搜索这些源文件将减慢记录操作,且可能引起缓冲区欠载运行。为了减少这样的问题,在记录之前运行硬盘解分段存储实用工具来解分段存储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