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搜索| 消息
主题:Excel 2003函数应用完全手册
回帖:51.SUM





  用途: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所有数字之和。





  语法:SUM(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需要求和的数值(包括逻辑值及文本表达式)、区域或引用。





  注意:参数表中的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可以参与计算,其中逻辑值被转换为1、文本被转换为数字。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将被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或错误值将被忽略。





  实例:如果A1=1、A2=2、A3=3,则公式“=SUM(A1:A3)”返回6;=SUM("3",2,TRUE)返回6,因为"3"被转换成数字3,而逻辑值TRUE被转换成数字1。





  52.SUMIF





  用途:根据指定条件对若干单元格、区域或引用求和。





  语法: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





  参数:Range为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是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Sum_range为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





  实例:某单位统计工资报表中职称为“中级”的员工工资总额。假设工资总额存放在工作表的F列,员工职称存放在工作表B列。则公式为“=SUMIF(B1:B1000,"中级",F1:F1000)”,其中“B1:B1000”为提供逻辑判断依据的单元格区域,"中级"为判断条件,就是仅仅统计B1:B1000区域中职称为“中级”的单元格,F1:F1000为实际求和的单元格区域。





  53.SUMPRODUCT





  用途: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语法:SUMPRODUCT(array1,array2,array3,...)





  参数:Array1,array2,array3,...为2至30个数组,其相应元素需要进行相乘并求和。





  实例:公式“=SUMPRODUCT({3,4;8,6;1,9},{2,7;6,7;5,3})”的计算结果是156。





  54.SUMSQ





  用途:返回所有参数的平方和。





  语法:SUMSQ(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需要求平方和的参数,它可以是数值、区域、引用或数组。





  实例:如果A1=1、A2=2、A3=3,则公式“=SUMSQ(A1:A3)返回14(即12+22+32=14)。





  55.SUMX2MY2





  用途:返回两数组中对应数值的平方差之和。





  语法:SUMX2MY2(array_x,array_y)





  参数:Array_x为第一个数组或数值区域。Array_y为第二个数组或数值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SUMX2MY2(A1:A3,B1:B3)”返回-63。





  56.SUMX2PY2





  用途:返回两数组中对应数值的平方和的总和,此类运算在统计中经常遇到。





  语法:SUMX2PY2(array_x,array_y)





  参数:Array_x为第一个数组或数值区域,Array_y为第二个数组或数值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SUMX2PY2(A1:A3,B1:B3)”返回91。





  57.SUMXMY2





  用途:返回两数组中对应数值之差的平方和。





  语法:SUMXMY2(array_x,array_y)





  参数:Array_x为第一个数组或数值区域。Array_y为第二个数组或数值区域。





  实例:如果A1=1、A2=2、A3=3、B1=4、B2=5、B3=6,则公式“=SUMXMY2(A1:A3,B1:B3)”返回27。





  58.TAN





  用途:返回某一角度的正切值。





  语法:TAN(number)





  参数:Number为需要求正切的角度,以弧度表示。如果参数的单位是度,可以乘以P1()/180转换为弧度。





  实例:如果A1=60,则公式“=TAN(A1*PI()/180)”返回1.732050808;TAN(1)返回1.557407725。





  59.TANH





  用途:返回任意实数的双曲正切值。





  语法:TANH(number)





  参数:Number为任意实数。





  实例:如果A1=60,则公式“=TANH(A1)”返回1,=TANH(0.5)返回0.462117。





  60.TRUNC





  用途:将数字的小数部分截去,返回整数。





  语法:TRUNC(number,num_digits)





  参数:Number是需要截去小数部分的数字,Num_digits则指定保留小数的精度(几位小数)。





  注意:TRUNC函数可以按需要截取数字的小数部分,而INT函数则将数字向下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数。INT和TRUNC函数在处理负数时有所不同:TRUNC(-4.3)返回-4,而INT(-4.3)返回-5。





  实例:如果A1=78.652,则公式“=TRUNC(A1,1)”返回78.6,=TRUNC(A1,2)返回78.65,=TRUNC(-8.963,2)返回–8.96。





  (十)统计函数


  1.AVEDEV





  用途:返回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的绝对偏差的平均值,该函数可以评测数据(例如学生的某科考试成绩)的离散度。





  语法:AVEDEV(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用来计算绝对偏差平均值的一组参数,其个数可以在1~30个之间。





  实例:如果A1=79、A2=62、A3=45、A4=90、A5=25,则公式“=AVEDEV(A1:A5)”返回20.16。





  2.AVERAGE





  用途:计算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语法:AVERAGE(number1,number2,...)。





  参数:Number1、number2、...是要计算平均值的1~30个参数。





  实例:如果A1:A5区域命名为分数,其中的数值分别为100、70、92、47和82,则公式“=AVERAGE(分数)”返回78.2。





  3.AVERAGEA





  用途:计算参数清单中数
下一页 (1/4)
下一楼›: 21.FINV





  用途:返回F概率分布的逆函数值,即F分布的临界 ..
‹上一楼:41.ROUND





  用途:按指定位数四舍五入某个数字。

< ..

查看全部回帖(28)
«返回主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