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多话需要悟,不能让别人解。解了,在禅宗之中这叫害人不浅。中国人很在乎悟性,解悟 证悟 彻悟,三悟,王龙溪讲这个东西讲的很清楚,王阳明的徒弟,解悟就是理解,证悟是通过实践之中,去给予一种证明,两个和到一起,你就达到一种彻悟状态。变成一种智慧。
悟的训练核心是什么,你首先要有一种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比如出门,旁边有着共享单车,你想着出租车。你又没啥事,还要花那钱,那么主动的心里是啥,我从这过来只要20分钟之内,我会走路。我要不要车都无所谓。我只要有两条腿,我自己能控制住。我是不是就有这种主动了。那么这个自觉是时时自觉,你在啥时候都要变成主动的,这个很关键。明白吗。
第二个干啥,有自觉不行,第二步必须自证,我讲了这个道理,你觉得是真的,再入场之中你要去证明它,不是我给你证明。不能达到自证的话,你学完的道理不能内化,所以我讲的仅仅是信息。不能变成你的知识。
然后你要达到自明。自证了以后才会出现自明的状态。自明就是和道体合一。你生命中的这个道性,你就能悟出来。我们中国文化在讲,在天为其道,在地为其德,在仁者人也。所以悟的训练核心是什么,自觉 自证 自明。
别人说是别人的,毛 泽 东 讲话,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先尝一下。你不主动去尝,你永远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学生问:这是知行合一嘛)不能这样讲 知行合一你们乱用。你想S人啊,你明天就把人一S,你也知行合一了。不是这个意思,知行合一的知是良知,不是知道的知,良知就是康德讲的实践理性。实践理性的本质就是自觉地按照普遍的道德原则去行动。按道体的去判断,你的理念是不是善的理念,然后按道体的理论去行动它,这才是知行合一。理解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