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未经修饰的日常照在社交平台悄然扩散。画面中的女孩身着素净白衫,发丝被海风轻拂,眉眼间透出未经雕琢的清透感。短短几小时内,评论区迅速被“仙女下凡”“素颜杀疯了”的惊呼淹没 。这位引发热议的主角,正是厦门大学2015级学生程熙媛。
“生图女神”的标签从何而来?网友口中的“生图神话”并非偶然。早在2015年,程熙媛在LOFTER发布的一组高清生活照就曾引爆网络,被形容为“素颜甩别人几条街”“清纯度碾压奶茶妹妹” 。彼时刚入学的她,仅凭一张自习室抓拍照就被推上厦大校花之位。更戏剧性的是,这些照片多数源自她兼职平面模特时的幕后花絮——没有精修打光,没有滤镜修饰,甚至能看到她抱着琵琶练习时指尖的薄茧 。
美貌之外,月入两万的“校花经济学”当众人沉迷于她的颜值时,一组数字更令人咋舌:18岁的程熙媛已靠古筝十级的专业功底和模特兼职月入两万 。钢琴、琵琶、古琴信手拈来,为鸿星尔克、婚纱品牌拍摄的广告铺满厦门街头 。有网友调侃:“别人家校花靠脸吃饭,这位偏要带着才艺‘抢饭碗’!”金牛座的拼搏劲头让她清晨五点练琴、课间赶拍摄成为日常,同学戏称她“时间管理比容貌更惊艳” 。
争议漩涡:校花评选该不该“唯脸论”?当#厦大校花生图#登上热搜时,质疑声同步发酵。有人犀利发问:“大学选校花的标准是什么?难道只看脸?” 更有人翻出程熙媛的学业背景:厦门大学国际学院学子,却因模特工作频繁曝光,引发“花瓶”争议。支持者则反击:“承认别人优秀很难?她古筝十级证书晒出来时,键盘侠怎么沉默了?” 这场争论意外揭开了高校“颜值崇拜”与“实力认证”的长期矛盾。
“仙女”标签下的真实人生程熙媛的社交账号曾透露另一面:身高168cm的金牛座女孩,私下自称“酸菜”,沉迷网购和电影 。拍摄广告间隙,她会蜷在休息室吃沙茶面,被粉丝抓拍到鼓着腮帮子偷笑的场景 。这种反差让网友感慨:“所谓仙女,不过是把努力藏在校服下的普通女孩。”
生图时代,我们到底在追捧什么?当程熙媛的未修图被疯传时,一组对比数据耐人寻味:某平台同期统计显示,“校花生图”类话题阅读量超2亿,但相关讨论中67%的留言聚焦于“为什么我修图两小时还不如人家随手拍” 。这场狂欢背后,或许藏着大众对真实感的渴望——当精致网红脸充斥屏幕,一张不施粉黛却能“美到窒息”的面孔,意外成了打破审美疲劳的利器。
生图引发的蝴蝶效应程熙媛的走红轨迹像一面镜子:有人看到颜值即正义的残酷,有人发现才华与美貌并重的可能,更多人则在争论中重新审视“美”的定义。当某高校论坛发起“你心中的校花标准”投票时,高赞回答写道:“能让人忘记修图软件存在的,才是真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