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19阅读
  • 1回复

[转帖]古时候,普通人每天吃什么?放到现代,你可能一口都咽不下去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818564
飞翔币
217118
威望
215802
飞扬币
2798862
信誉值
8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
总有人说,人类的历史是战争的历史,可真要说起来,其实是“吃”的历史。


现代人在吃上面做足了文章,各种“小众美食”“科技狠活”层出不穷,“饿死人”这事基本成了一个传说。
然而吃是吃饱了,问题却越吃越多。


不说各种预制菜大行其道,哪怕是去餐厅,也要对后厨使用的食材提心吊胆,明明点的是羊肉串,却搞不好就给你来份地沟油炸的“老鼠肉”。
这时便有不少人开始畅想,古代人虽然经常吃不饱,但好歹吃得健康安稳,要是能天天吃古人的美食,还要担心什么添加剂!


可实际上,这种想法很是幼稚。
因为真将一桌古人的菜摆在你面前,不说平民吃的,哪怕是招待达官贵人的菜,只怕你一口都咽不下去!



古人到底吃啥?


不同于很多人的想象,古人的饮食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淡”。


这个淡有两个意思,第一指的是味道。
古代在食盐方面的加工还处于粗制滥造阶段,哪里知道添加什么碘什么硒,只晓得抓一把粗盐,加入菜里面,炒得有味道,就算一道佳肴。
至于酱油、十三香、老干妈等等调味料,那是想都不用想。


这就注定了古人的食物,以“清淡”为主。
而第二个“淡”,则是食材太简陋的意思。


如今的人忆苦思甜,往往是给自己搞个馒头,再配点咸菜,便是追忆苦日子了。
可古人的伙食哪有这么“丰富”,许多穷人偶尔去街上买个馒头吃,便是“奢侈”,而自己种的粮食,也往往还没进肚子里,就进了官府的粮仓——赋税太沉重!


比穷人好一点的百姓,则是只能吃五谷,也就是麻、黍、稷、麦、菽。
这时就有人问了,为啥不吃大米?


只能说“何不食肉糜”,要知道,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主要在北方,而水稻则集中种植于南方,南方是什么地方?
大官犯了事,就把他贬过去的“蛮夷之地”!
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飞机火车尚未诞生,哪怕是从南方运大米过去,只怕还没到,就全发霉了。


后来经济重心南移,即便大家可以就地吃稻米了,可能吃上米饭的人,也终究是少数,只因产量着实感人。
杂交水稻技术还差几百年才出生,农民辛苦播种,好不容易收获,结果一算账,还不够还徭役的钱,当场就要造反。


所以稻米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依旧可望而不可及。
而大家经常吃的东西,基本就局限于野菜之流,什么“荇菜、冬寒菜、藿菜”。


这些菜如今还是这个名字,大家之所以听得少,是因为太难吃了,都已经从现代人的菜单上淘汰了。
至于做法,也是很简单,直接丢进瓦罐中煮之,加点海盐,便是一道家常菜。


当然,古人也是吃肉的,不过不是电视剧里面各种牛羊鱼狗肉,而是仅仅以狗肉鸡肉为主。
猪肉基本上王公贵族专属,有些朝代甚至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牛肉更被捧上了天,当国家保护动物来对待,它可以耕地,但要是私自杀牛吃肉,那就做好投胎的准备。


其实对古人而言,吃什么,并不重要,他们哪有那么多心思想着怎么把吃得做得更好更美味,只要能吃饱,就已花光所有好运!



一天两餐,饿死并不罕见


现代人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的生活,古人却是在为一日两餐奔波。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粮食少得很,基本也只能满足一日两餐,如果“运气好”碰到战乱或者灾年,那就能体验两日一餐的滋味了。
他们的吃饭时间一般是上午7点到9点,第二顿则是下午的3点到5点,所以古人睡得也早,基本晚上7点就开始睡觉,一来是节省体力怕饿肚子,二来确实没有什么好玩的,油灯那是达官贵人玩的东西。


这种一日两餐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民国的时候,但或许是这种习惯影响得太过深远,哪怕是封建王朝灭亡,生产力赶上来了,大家不愁吃喝,还是有不少人保留着这种饮食习惯,一天两顿雷打不动。
不过可别觉得一天两餐少了,古人能吃上一口热乎的野草,喝口温热的粥,就要作诗感叹自己有多幸福,但凡是碰到不好的流年,就要出现一大批饿死的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可不是在开玩笑。
当然,我国地大物博,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


像有些朝代,王朝实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赋税徭役也轻,有些地区便有了“一日三餐”的萌芽。
可大家还是觉得太“奢侈”,这种饮食习惯便没有推而广之,因为哪怕皇帝,也只是一日两餐。


也是到民国的时候,才确立了一日三餐的规定。



古人饮食的变迁


虽然大体上来说,古人的饮食以野草和五谷为主,但不同的朝代,还是有些不同的改变。


从秦朝开始,人们的伙食基本局限于野草,哪怕是几十年后的“鸿门宴”,名字这么大气,可宴上的菜,现在的人基本没几个吃得下去。
要么是一些路边的野草,要么就是在火上烤了烤就上桌的动物肝脏,根本让人无法生出食欲。


后来的王朝食材都有所进步,例如各种水果引进了过来,土豆也漂洋过海,明朝的时候有了辣椒,甚至还能吃到西红柿鸡蛋煮面。


得益于烹饪方式的进步,还有调味料的逐步推广,“八大菜系”开始有了雏形。


到了清朝,则应该是古代饮食的登峰造极。
清朝的美食不但将各种民族的美食融合,然后蓬勃发展,同时在菜系上也做足了功夫,不同的地方的菜,开始有了鲜明的特征。


而将这些菜系中的最好吃的菜弄到一张桌子上,也就成了咱们经常说的“满汉全席”。
这时候的美食,倒还算符合现代人的口味,但也仅仅只能说一声“勉强能吃”。


毕竟始终没有撬动口舌的调味料,哪怕厨师手法再高明,烹饪技术再好,也终究突破不了食物味道的极限。


综合来说,现代的美食虽然处处是雷,充斥着添加剂,但论美味程度,古代的食物几无还手之力,而这也让现代人的舌头变刁了。


倘若有人真为了所谓的“健康”,想要复古,天天吃古人的食物,只怕一口都吃不下去!
同时咱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古代饮食的发展,既是一段民族的融合史,也是一个古老国家的变迁史。


或许正是因为这曲折的发展,才有了如今辉煌世界的八大菜系,才有了独树一帜的中国饮食文化!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飞扬币 +50
爱我中华 飞扬币 +50 3小时前 社区因为有您的参与更精彩!
关键词: bot 360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638027
飞翔币
221595
威望
3991
飞扬币
3234949
信誉值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3小时前
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