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一则名为“餐饮商家集体上演擦边餐”的话题登上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近期,全国餐饮行业兴起以表演互动为核心的“擦边经济”风潮,海底捞推出夜店模式DJ打碟,国风酒馆里,身着古风服饰的女舞者与顾客亲密互动,尺度之大让全网瞠目。
这种“餐饮+表演”模式被快速复制。在短视频频平台中博足了眼球,掀起一场“擦边经济”的狂欢。
9月初,有网民发视频称,杭州萧山区一酒馆内女舞者对顾客做出亲密暧昧动作。

9月5日,经记者核实,门店名为醉舞轻谣国风烧鸟酒馆,目前正常营业中,但已不提供跳舞服务。酒馆工作人员称,这是网上引流视频,被喂糖者是女性,线下店内跳舞尺度也没这么大。

萧山区文明办工作人员称将核实此事,目前相关职能部门已经介入处理。萧山区文旅局工作人员称,已联合对酒馆进行检查,不存在涉黄问题,这家酒吧过度营销,已被叫停并进行约谈。
早在2023年,云南西双版纳也曾有一“猛男餐厅”,雇用多名男性演员,在餐厅内进行嘴对嘴喂食消费者、与消费者贴身热舞、向消费者展示舔杆动作等具有挑逗性的表演,现场还有未成年人观看。

最终被文旅部门叫停、没收违法所得10664元、处违法所得十倍罚款106640元,并被吊销《营业性演出许可证》。
该餐厅被查处后,不少网友力挺,还有“其实只要限制未成年进入就可以了”等论调,甚至还有不少人附和点赞。
但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类似视频的传播污染的是我们的文化环境,更会给生长于“Z时代”的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
相比于琢磨演出的文化内涵、餐厅的菜品质量,通过文娱表演增加互动性和“氛围感”,可以吸引更多客人打卡,成为增加人气和客流量的神器。
但营销不能太离谱,更不能突破公序良俗的边界。涉事餐厅的做法,是在有意将恶俗表演打造成自己的“招牌”。从各个社交平台的网友评价不难看出,很多人都不是冲着吃饭去的,而是慕名去“追求刺激”。
正如相关部门在调查后指出的,该场所的行为已涉嫌违反《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五)项之规定,演出内容涉嫌存在危害社会公德或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涉事餐厅被立案调查,显然并不冤。有关部门果断出手,也有利于以儆效尤,防止更多商家跟风效仿类似的低俗营销模式,重申合法合规经营的边界。
正如网友所说:说到底好吃才是硬道理!线上线下的观众或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远离披着艺术外衣的黄色低劣表演,自发自觉抵制这类行为。
文化和网络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实时掌握线上线下演出动态,一旦出现类似的恶俗低俗表演,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这类演出对文化市场的不良影响,打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演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