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777
-
- 注册时间2007-05-02
- 最后登录2025-10-24
- 在线时间19219小时
-
- 发帖841032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飞翔币219480
- 威望215872
- 飞扬币2887333
- 信誉值8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841032
- 飞翔币
- 219480
- 威望
- 215872
- 飞扬币
- 2887333
- 信誉值
- 8
|
10月23日清晨,第24号台风“风神”在越南中部近海弱化为热带低压,往西南方向以大约20到2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继续移动。气象部门判断,它会继续减弱,对我国的直接影响基本结束,但沿海海域和近海渔场的风力还没完全消停,福建省气象台仍然把海上大风警报挂着,出海的船只和沿海作业要注意。 说白了,这是结果,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事儿。往前看,冷空气从北边挤下来,把原来的雨带往南顶,雨就慢慢往后退,云层也不那么厚了。10月23日当天下午起,福建多地从阴天转成多云,个别地方还会有零星阵雨。接下来24、25两天,大体上还是多云为主,偶尔有阵雨,白天一有太阳,气温能飙到差不多26℃,但太阳一下山就凉得快,早晚要加件外套。内陆市县夜里低温大概在15℃上下,山里更凉,常常只有十几度,最低能见到十度出头那种。气象这档事儿,台风在海上弱化是好消息,但海面的风和浪没那么快平静下来。台风“风神”的能量在越南近海被耗掉了,中心往西南跑,强度在掉,跑到咱们沿海的威胁就小了。但是台风外围那圈风圈还在,海上作业和渔船不能大意,福建气象台还留着海上大风警报,就是给人打上个预防针。与此同时,内陆来的那股冷空气把水汽往南推,带来白天暖、夜晚凉的昼夜落差,以及雨势减弱的变化。把这两件事放一起看,天气就像两股拉力赛,冷空气往南拉,台风在海上消磨能量,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现在这种“白天能晒,夜里得盖被”的局面。 具体到生活里,有不少细节要抓。家里人暖气和电器要检查,老房子的电线、插座、燃气阀门别心安理得地放着,天气一冷,家用取暖设备开起来频率高了,短路和一氧化碳风险就会上来。沿海的渔民和港口管理人员别等到风大了才慌张,缆绳、锚链、设备把它们固定好,能上岸的船尽量不上,船上人员按程序撤离或留守做好安全措施。山区那头,清晨和夜里路面湿滑,雾来能见度低,运输和施工单位要安排好警示标志,必要时调整出车时间,农户也得盯着容易受霜的蔬菜、果树,低温早晚罩上薄膜或把苗子移进棚里。这一阵子是农历的“霜降”,按节气就是秋季的收尾。北方已经在往冬里走,南方这会儿基本跟夏天说拜拜,真正进入了秋凉期。节气只是个日历标记,真要紧的还是冷空气和海上系统怎么较劲。现在的画面是白天还有点暖洋洋,太阳一躲,风一吹,能明显感觉出凉意。沿海的朋友风大浪急,别指望明天就能像没事人一样出海;住在山里的,要防寒、防滑,还得注意早晚的露水和雾,车开慢点,别冒进。 对企业和单位来说,要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户外作业尤其得注意,既要盯着海况,也要考虑夜里低温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安排好轮班和防护。渔港和码头方面,提前按流程进行加固、上提设备和必要的人员撤离,这种事儿干早不干晚,到了风大了再忙活往往忙不过来。交通部门和基层乡镇也要派人盯着路口、桥梁和坡道,遇到降温伴随的湿滑或结霜路段早做提醒,避免早高峰出事。说两句心里话,这类天气不像闹剧,说来就来了又走,有个从容的准备总比临阵磨枪好。靠海或在山里的朋友,别觉得自己命硬,多留个心眼,衣物多备一件,设备多做一重保险。清晨去菜市场的阿姨们,出门包包里放件薄外套;出海的船长,出发前把绳子、风向和报警都再确认一遍。生活里这种小心,既不是大惊小怪,也不是杞人忧天,是把平安留给家人最实在的方式。 清晨,港口那边有人把绳子系得更紧;村口的老人已把白菜的叶子掀了掀,确认没被夜露打湿。街上有人把骑车的外套拉上拉链,孩子们背着书包走在晨雾里,家长在门口嘱咐一句——记得加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