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Hz与480Hz子场驱动有何区别 作为最受市场关注的焦点,42英寸全高清机型一直是众多消费者追逐的对象。在等离子阵营中,目前
松下在该区间的产品有两款主打机型,分别是42PZ800C和42PZ80C。两款机器除了外观上的不同以外,PZ80精简了一组HDMI接口(拥有2组),同时取消了24p影院输出模式。上述两个功能的取消对实际使用并无大碍,24p功能只有连接蓝光播放机的时候才有发挥空间。
最大的区别就在于42PZ800C拥有480Hz子场驱动,而42PZ80C则拥有400Hz子场驱动。那么主要的区别在哪呢?对于性能的影响大不大呢?
根据
等离子电视的显示原理,
电视机在工作时,单个像素只能呈现“亮”或“灭”的状态。等离子电视在显示图像的时候一副明暗不均的画面不是一次性显示完成的,而是通过增加闪烁次数来调整亮度的。

PZ80系列的400Hz子场驱动
以NTSC制式的节目来说,每秒钟要显示60幅画面,如果像其他
电视一样每幅画面只显示一次,那么等离子电视将无法表现亮度的强弱。等离子电视要将每幅画面分解为8幅子图像,也叫做子场画面。也就是说在短短1/60秒的时间里,要显示8幅子场画面,实现256级明暗变化。

PZ800系列的480Hz子场驱动
在中国,由于是PAL制式,电视节目本身是50Hz的,电视节目都是以每秒50幅的速度显示出来。电视机对接收到的信号在0.02秒的时间内进行8次子场放电,也就是说在1秒钟的时间里进行了400次子场放电。而480Hz子场驱动,就是将50Hz的信号转换为60Hz,配合每幅8次的子场扫描,能够达到每秒高达480次扫描的画面。
在实际使用中,如果您只用来收看电视节目,400Hz子场驱动的42PZ80C更适合选购。因为50Hz转换为60Hz,技术再好也不会完美。如果用来观看60Hz的高清电影,42PZ800C的480Hz子场驱动的效果会更好。这也就是400Hz与480Hz子场驱动之间的区别。
液晶图像芯片同样重要 相信大家都知道,
液晶电视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液晶面板。液晶
电视制造成本主要包括了液晶电视机用的液晶面板、背光源组件、图像系统芯片、电源部件、组装人工与作业成本以及维修、保修成本等等。
平板
电视迅速发展,从2003年平板电视首次面市,至今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0%以上。大屏幕、高清晰、超薄超轻的平板电视已经成为市场主流,特别是液晶电视,更是占据了平板电视市场的七成以上。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专家指出,选购平板电视时一定要从显示屏、核心部件、操作方式等重要指标为主综合考虑,才能选到高性价比的电视。要选择一款好液晶电视,除了首先考虑面板因素以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那就是图像系统芯片的选用也可影响液晶电视整体的画质表现。
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给世界IC设计和制造公司带来了机会。目前世界知名的专业图像IC制造商分别为泰鼎、Genesis(已经被意法半导体收购)、Micronas、Pixelworks,他们在数字电视IC设计起步较早、技术前瞻性强、核心技术知名度高,并占有遥遥领先的市场份额。目前居于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泰鼎,凭借其计算机图像显卡设计和制造上的巨大技术储备,成功转型数字图像领域占得了市场先机。Genesis(已被意法半导体收购)优秀的DCDi逐行处理技术因获得世界艾美技术大奖而名声大噪。
在合资品牌中,韩国的
LG由于采用Genesis芯片方案所推出的XD引擎而成为Genesis的忠实用户。
索尼、
三星、飞利浦对成本相对低廉的泰鼎方案情有独钟。日系厂商方面,
夏普和东芝也是看中了Genesis优秀的DCDi逐行处理技术而采用该芯片方案。TCL同样被Genesis芯片的魅力所感染。Pixelworks凭借复杂的数字运算能力,拔得了高端芯片的头筹。长虹的量子芯就是采用的Pixelworks芯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