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筷子的种类繁多,木质、竹质、不锈钢以及塑料筷。有数据显示,近50%的人体内存在致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而这些细菌大多是家庭传播,筷子就是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专家建议每半年更换一次筷子。
筷子上的病菌让你防不胜防!
筷子是一种食具,筷子从古代就流传至邻近国家,当今已成为东南亚多个民族常用的饮食工具。筷子多为竹制,亦有金属、象牙与塑料等。调查显示,在“筷子材质选择”这个问题中,有43.25%的人选择木质筷子,48.5%的人选择竹筷,仍有一部分人选择塑料筷,“塑料筷子最好不要买,塑料遇热会释放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成分,而且质感脆弱容易变形;最好的选择是竹筷,本色的木筷也不错,比如杉木做的筷子,无毒无害,也很环保。”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控制研究所副所长卢金星指出,筷子与健康息息相关,一定要正确选择和使用。选择竹筷和木筷的人显然占了大多数,但这两种质地的筷子不易清洗,清洗和摆放的方法不当,就非常容易被细菌和微生物污染。
卢金星强调:“筷子应该放在镂空的筷子筒里,并置于干燥、通风的地方。”而在本次调查中,有18%的人仍将筷子放在密封的筷子筒或抽屉中,随便搭在碗上的人也占了8%。“
这些地方空间密闭,环境潮湿,再加上很多人洗完筷子也不将其沥干,时间一长,竹筷和木筷就容易发生霉变,产生异味,即使肉眼觉察不出来,但筷子上面已经沾满细菌了,如果再不经常更换,细菌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就会危害健康。”
卢金星解释道,也有数据显示,近50%的人体内存在致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而这些细菌大多是家庭传播,筷子就是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在清洗方法上,近五成的人都选择在水龙头下冲洗,有14.64%的人选择用洗涤灵浸泡,卢金星指出,浸泡没有必要,时间长了反而会使洗洁精中的一些成分进入筷子中,最好打上洗洁精仔细搓洗,再冲洗干净、沥干水后,放进筷子筒。
筷子筒也要经常清洗和消毒。另外,筷子用久了加之经常搓洗,表面很容易变粗糙,导致细菌残留,专家建议每半年更换一次。卢金星强调:“筷子的寿命跟储存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使用寿命自然会长,这样既节约又环保。”
相关知识:
筷子的使用保养
首先,一家人尽量不要混用筷子。因为混用的话,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交叉传染。研究表明,将近一半人的体内存在有导致胃病的幽门螺旋杆菌,而这些细菌大多是通过家庭传播的,筷子就是重要的传播介质之一。因此,家里的筷子最好做到专人专用。
其次,清洗筷子要彻底。许多中国家庭洗筷子都很“豪爽”,整把的筷子放在水龙头下搓,之后往筷子筒里一插就算洗好了。殊不知,这样筷子上很容易滋生细菌,并随食物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正确的洗法应该是:用洗洁精仔细搓洗筷子,沥干水后,再放进筷子筒。而且,筷子筒应该选择镂空、底部不积水的,并做到经常清洗、消毒。
最后,筷子要勤更换。在不少家庭中,一双筷子使用两三年是常有的事。但筷子一旦用久了,表面就不再光滑,而且经常搓洗也容易使筷子变粗糙,出现许多细小的凹槽,非常容易残留细菌。因此,筷子最好每半年就更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