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1941阅读
  • 0回复

[网络文摘]父亲节后的父亲

楼层直达
级别: 光盘中级
发帖
2068
飞翔币
574
威望
508
飞扬币
551
信誉值
16
                                                              父亲节后的父亲
虽然为人子,也为人父了,但依旧在21日那天没有听闻到父亲节的信息,作为父亲,我倒是没什么,作为儿子,却不知父亲是怎么想的。

想来有近五年都没有和父亲在一起吃过饭了,原来时间并非象上大学时那样感觉度日如年。

我的童年回忆还停留在那种很少和父母交流,但却是三好学生的快乐中,根本不用努力,学习一直很优秀,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只是常常对着天空发呆。父母在我19岁时离婚了,这对当时在读大学时的我非常理解,也可以说是支持吧,因为想起那段两三年没有争吵、没有全家福的日子,我和弟弟常常在大年三十晚上陪着母亲流泪,我们在学校也给父亲写信,也和他谈话,父亲都没有说更多的话,自认为已经长大的我认为什么事都不必太勉强。

离婚不到一年,父亲结婚了。虽然他也从来没有再回来过,甚至见面时从来没有问过母亲和家里的情况,但工作以后,我每年都主动去看父亲,给他买礼物,约他吃饭,聊聊工作的感受,却并不是因为他在新的工作单位是领导了,是因为我那时觉得父子的关系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我觉得这是做儿子应该做的,工作以后我没有找过他办一件事,他只给我买过一部手机,也是他主动提出的。九十年代初我没有过过父亲节。我所做的都是发自真心。当时的我,知道百善孝为先的很多故事,但并不真正的明白“孝顺”并不只是孩子的义务,而是做为人的一个最基本的常识和伦理,“孝顺”就是天理。

结婚以后,我和父亲联系的慢慢少些,偶尔邀请父亲和阿姨到我家来坐客,当然父亲都是以看孙子的身份带着阿姨一起来的,我也曾经提出要去他们带车库的房子去看他们,父亲说他要问过阿姨以后,再给我答复。几天后,他电话告诉我,你阿姨同意了,我说好。
有很多事情的变化并不象电视电影里那样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或分水岭,我从刚结婚夫妻的磨合,到自己带孩子的操心,无论面容上还是心理上都成熟了许多,这时的我,更明白了“孝顺”的真实含义,即使父母只是把你生下来而没有带过你教过你,你都应该去竭力“孝顺”。

父亲已经从领导岗位退居下来,身体和精神都很好,也自己做点充实的事情,但我发现自己却变得和父亲之间越来越变得没有事了,这几年父亲主动和我们联系的多多了,一年能联系十几次了,但我们主动和他联系几乎没有了,今年到现在我只给父亲打过一次电话,却完全是因为公事的需要。

有时和朋友在一起喝酒,谈起这些没有事的事,朋友常常以“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道理劝我不要这样,我也很困惑,为什么自己现在会变得这样,我也是发自真心的,我说并没有故意冷落父亲。

也许是沟通交流的越来越少,随着年龄的不断成长,聊天、联系谈的更多的是实际问题,而不是青少年时的为了弥补失落空虚感或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

原来都是一家人的现在变成了三家人,母亲也慢慢变老了,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我一定是要照顾好母亲这边的,有事没事只要休息我都会带着家人回到母亲家。想约父亲吃饭的念头始终不再真实的有过,有时想找点事约他一下,却不知阿姨会怎么考虑我们邀请的目的。也许是我们想多了,但至少现在我还在这样时光飞逝的过着。

父亲节虽然过了,但希望父亲在他的家庭里过的幸福,希望明年的父亲节不再是这样。也许我怕不孝会报应,也许我怕将来我的儿子也会这样对我。转自雨林木风写区
 
压力源于自身的不足,个性基于实力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