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子期和伯牙琴瑟和鸣,共谱高山流水曲,余音袅袅二千多年。我对知音的理解,始于他们,并尊他们为知音之祖。我不知道,知音与知己之间到底有多大关系,就象我不知道牛与象有多象。在我看来,他们必定先成知己,而后才可能成为知音。如果他们彼此的心不能接通,那么他们手的配合就会有迟滞,断然弹奏不出传说中浑然无缝的调子来。
我沉迷于对知已的探求,以致久久走不出来。他们那样的知己标准实在是太高了,高山仰止啊!于是,我断定,自他们之后,世上已没有知已。一千多年过去了,再没有他们那种被古人引为天赖的乐曲传世了。
这实在是个悲哀。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词:红颜知己,想必那也是一种误会。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幽婉缠绵,羡煞其余二千九百九十九个偏妃,杨贵妃该是天下红颜中最幸福的人,足可以登得红颜知己的大堂,并坐上第一把交椅。可就这样一个可人儿,最后竟落得“宛转蛾眉马前死”的结局,这不能不叫人感叹。权倾天下的唐明皇都保不住红颜知己的荣光,何况芸芸众生?
还是跳不出一个利字!擦满了金粉的红颜知已的牌位究竟艳不过李家的千秋江山。当至情至性的爱情蚀烂了龙袍时,唐明皇也不得不壮士断腕了。“此恨绵绵无绝期”,也许这是唐明皇内心的真实写照。他绝没有想到,他的悲哀正是献给红颜知己这几个金字招牌的葬礼。
大概一开始我就错了,知己两字不是那么写的。知己,只是一种理想,就象我们明知没有天堂,却一点也不影响我们对天堂的向往---连身后事都想到了,人实在是太无聊了。有时,生活在虚幻中,未必不是一种幸福,又何必打破那面铜镜呢?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谎言,但是,善意的欺骗,总比恶意的中伤要好得多吧。
当然,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当我们偶尔对某人真心一把时,当我们部分地走进了他或者她的内心时,这就叫知己。这虽然不大准确,但勉强算是一种小号的知己,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这样想来,杨贵妃得到的甚至可叫做奢侈,足可以安息了。
中国早已结束了对孔孟的崇拜,道德也置于法律之下了,这当然是进步。但是,我们的心却变得更空了。我们的物质变得强大的同时,心灵却也因此脆弱了许多,这是不是一种报应?人真的可以独活于世吗?不能!可是我们已退化了彼此交往的能力。就算是交往,那必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代化的高楼让我们离希望中的天堂更近了,防盗网也为我们挡住不法之徒的入侵。可是,我们彼此的心也变得更加遥远,变得隔壁邻居对面不相识了。
我看到现在医院的生意超好,这不仅仅是现代人更怕死的原因吧。除了环境污染,除了转基因,难道没有一点别的什么原因,让我们变得如此不堪?
心如浮萍,无依无靠,寂寞沙州冷啊。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可是,我们看到了什么,虚伪!我们听到了什么,假声!今天,地球的飞行器不过是可以飞到遥远的太空深处,可是要飞越彼此的心,只怕也是枉然!
但我还是相信知己是存在的,只是它可能只是一芽幼苗,长在荒野草地。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呵护它,并拔除了周边的杂草,我相信,它会露出来,并长大的。转自雨林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