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进军产业链上游,欲夺产业“话语权” 国内面板项目异常热闹,多条TFT-LCD高次代线宣布投建。三星、LG和夏普等日韩企业主导的第一波液晶面板投资热潮方兴未艾,内地企业迅速迎头赶上。11月11日,康佳集团参股9月13日开工动工的昆山龙飞光电8.5代线;另据我们了解, TCL集团与深圳市政府、深超光电关于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正式合资协议。
目前行业发展陷入既要摆脱上游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又要防止产能过剩的两难矛盾。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曾表示,国外液晶面板十代线都已经实现了量产,而我国却还在扎堆投资建设8.5代线以下的面板生产线,等两三年后这些生产线开始量产的时候,市场需求可能已经转向更高技术水平的面板产品了。
夏普堺工厂
电视由CRT向平板转型之后,液晶基板始终掣肘液晶电视的成本。日韩等外资企业也是凭借在上游资源上的优势在液晶电视初期掌控着整体价格走势。但是凭借国内厂商在几年内的追赶,国产平品牌在价格上的灵活优势已经逐渐显现。
在平板电视产业向规模化、批量化方向靠拢后,拥有自己的面板生产线成为了各厂商控制成本的捷径,似乎也是唯一的方式。投资建厂所带来的产能提升,对于液晶电视整机的终端售价也是一个利好消息。随着众企业纷纷上马面板生产线,势必出现产能过剩,在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平板电视的价格只有下跌“一条路”。
一直以来,外资品牌凭借对面板的垄断及上下游通吃的发展模式,步步紧逼,挤占国产平板电视的市场空间。中国彩电企业深知没有对等权就没有竞争力,为此国产一线彩电品牌不约而同地迈出了向产业链上游进军的一步。
在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下,围绕彩电行业的重大工程集中在三季度开始启动成为行业最瞩目的热点,集中表现为TFT-LCD液晶玻璃基板、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以及液晶模组等项目的投资和开工建设。
国家政策拉动内需,促彩电产业升级 国家为扩大内需和惠农强民的先后颁布了多项政策,在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拉动农村消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增强企业的生产经营、带动整个家电行业的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家电下乡”拉动作用体现,三四级市场平板电视成新增长点 据家电下乡信息系统登记销售数据统计,截止2009年10月31号,共实现销售2787.8万台,销售金额508.4亿。其中彩电品类578.8万台,82.9亿,家电下乡彩电销售连续4个月逐月增长,销售比重不断攀升。今年10月份,彩电在家电下乡领域销售规模达到99.3万台19.6亿元,创造了有史以来单月最高销售业绩,环比增长分别高达40%和53%,分别占到家电下乡销售总规模的25.6%和26.2%。
随着家电下乡的扩容,平板电视中标范围不断扩大,液晶电视中标尺寸从小尺寸向中大尺寸发展。同时,零售限价的取消将使一直持观望态度的外资彩电品牌积极参与家电下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产品,从而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家电下乡活动改变了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在彩电市场的竞争格局,国产品牌凭借着在CRT时代积累的农村市场的渠道和销售网络优势,迅速成为家电下乡活动的最大赢家。
2.“以旧换新”带动城市市场加快产品更新的进程 继家电下乡政策之后,国务院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动用政府资金鼓励消费者“以旧换新”购买家电产品,是此前推进的“家电下乡”政策的进一步延续和扩大。此政策是为了促进家电保有量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地区,加快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以旧换新”将刺激,释放中高端消费群体对彩电升级换代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者对高规格、高价值产品的潜在需求向积极需求的转化。
“以旧换新”与“家电下乡”政策遥相呼应,旨在启动农村市场的同时撬动城市市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在拉动内需的同时,加快了中国彩电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同时也将为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注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