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870阅读
  • 0回复

[灌水]浪漫的清明节,是怎么成为鬼节的?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FLY版主
发帖
788237
飞翔币
211647
威望
215717
飞扬币
2626373
信誉值
8

清明节古时叫寒食节,发源于今山西省介休市的绵山,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春秋时期五霸之一晋文公为纪念有割股奉君之功、功不言禄之德的大夫介子推而设立的纪念性节日,早于端午节纪念屈原200多年。寒食节设立后几百年,到了唐代寒食节的节期开始从隆冬时间向清明节气时间转移,加之唐王朝发迹于山西,对由从山西发源的寒食节格外的热衷,于是寒食节开始成为盛大的全国性节日。从那个时候,因为寒食节节期和清明节气相邻于是就有了《唐会要》和唐代礼法《开元礼》中所说的“寒食通清明”的说法,寒食节、清明节并用的称为开始出现,但是官方还是称之为寒食节。
但是,历史上寒食清明节从来都不是一个祭鬼的节日。
寒食清明节的节日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了慎终追远的祭祖活动,效法崇敬先贤的纪念活动,更因为寒食节自古以来就有全国法定放假的规定,各种民间游戏活动,文人集会活动项目繁多,形式多样,使寒食清明节成为一个既有庄重、肃穆内涵的节日,又是一个走出严冬活跃身心,迎接春天万物复苏的一个浪漫游艺的狂欢节。
古人过寒食清明节,除了文人雅士们要邀朋请友去郊外以诗会友,抒发雅兴,民间更会以荡秋千、拔河、春游、植树、斗鸡、斗鸡子、放风筝等多姿多彩的活动来度过一个欢快的寒食清明节假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之所以是欢快、愉悦的节假日,是因为祭祖是一个纪念祖宗功德,回忆祖宗丰功伟绩的好事情,哪里会有那么多让人伤感的情怀?古人可是不会把祖宗看成死人,更不会把自家祖宗看成恐怖的鬼。而且从唐代就有了寒食清明节全国放假三天的法律,到了宋辽时期又有了放假七天的法律,再到元代寒食清明节的放假时间超过了任何节日,三百里以内的放假十天,三百里以外的按照路途的远近放假。今天我们在研究清明节应该放几天假的时候,显然不如古人们重视,不如古人们有魄力。
也正是因为人们有了充足的回家时间,所以“千里赶上坟”的景象就出现了,久而久之相沿成俗,而近百年来中国新老文化一直在交融碰撞,传统文化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下,被新文化所击败,像寒食清明节这样既然是感念祖先恩德,纪念先贤介子推,又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狂欢节,被人们冠上了“鬼节”、封建迷信的帽子,这样才方便文化改革的极左派去打倒。结果这一打,打倒的不仅仅是寒食清明节,更是一下打垮了百年之来,特别是近代人们对于道德和忠孝精神的崇敬之情,更是一下打垮了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民的浪漫主义情怀,更是一下打垮了怏怏大国,五千年文明中传承下来最具有民族文化代表的载体。
充满强烈忠孝思想内涵,浪漫主义情怀的寒食清明节就这样被硬生生的说成了封建迷信的鬼节。简直是千古奇冤啊!终于这样的千古奇冤在人们心中把清明节与鬼节混淆,其实中国真正的鬼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它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 是我国三大冥界重要节日之一。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是地官生日。地官为“三官”之一,全称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传说七月十五这天下界查看人间善恶,赦罪赐福,因此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人们多于这天祭祀地官,希望能够赦罪免灾,同时也希望地官对各种孤魂野鬼给与关照。而寒食清明节的祭祀实质是一种精神寄托,,是对祖先和离去亲人曾经为后人作出贡献的一种感激和怀念,是同后人与祖先在这一天的一种心灵上的交融,是同先人的一种沟通。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