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2010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运动员交流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总教练李永波接受了媒体采访,对薪资变化、最大担忧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无外援不遗憾,“我更关心国家队”
曾经中断的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在经过了去年年底的排位赛和今天的交流会后规模逐渐清晰。为期三个月的羽超联赛将采取苏迪曼杯的混合团体赛制,实行两周三赛的主客场和淘汰赛。不过,从会上公布的84名非交流选手和27名选秀选手名单上来看却没有任何“外援”的身影,这也意味着将于今年5月底重燃战火的羽超联赛将看不到国外选手的参与。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李永波教练笑着说道:“不遗憾,刚开始的时候我更希望好的待遇和机会让我们自己国家的运动员们先得到,外国的运动员等以后再说吧。等到我们花不完的时候,他们再来吧。”
增加选手的实战经验,提高队员和教练员待遇以及推广羽毛球项目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被视为羽超联赛“复活”的主要原因,被问到像林丹这样的A级球员在参与联赛之后的薪资待遇将有怎样的提升时,笔者的问题却难倒了李永波教练:“我不太知道,我更多的是关心怎么样保障好国家队选手的训练和他们的状态。至于俱乐部跟他们将有怎样的合作,协会和俱乐部都有相关的文件和制度,任何运动员通过俱乐部联赛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益,有的是锻炼到了,有的是待遇提高了。我不会更多的参与俱乐部的事情,我将依然会把精力放在国家队。”
联赛给教练带来新课题,最大担忧是什么?
“有时候也很矛盾,如果大牌不被他们选走,就能专心去打国际比赛,如果都被选走了,我怎么办?三个月的比赛一定会让体能和训练状态下降,我们要去研究,这是我们没有遇到的新课题,几天之间的训练如何去练,三天,五天之间的训练要怎么做?我们国家队教练组早已在研究探讨中。既要保证联赛的进行,也要保证他们参加国际比赛。”面对为期三个月的羽超联赛,李永波教练直言给国家队带来不小的“连锁反应”
尽管再三强调并未更多的参与到俱乐部联赛筹备活动中来,但李永波教练还是对起步阶段的羽超联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担忧:“最担心的是大家怎么能在公平的情况下比赛,不要有人为的让球,人为操纵比赛的胜负……这样的话,联赛的意义就不大了,要求所有俱乐部负责人共同努力,去打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羽毛球赛制。如果从我这个角度来讲,如果出现了不利于联赛的情况出现还不如立即终止比赛,也不能允许有伤害中国羽毛球的现象发生。但是决定权不在我。”同时他希望能有更多的非体育品牌来争夺俱乐部的冠名权,同时也希望在电视转播上能得到中央级电视台的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