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源于古越语和古汉语的混合,这大抵已是不争的事实了。
粤语有别于其它的方言,因为粤语不仅音系系统完整,而且还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
粤字,即粤语汉字。通常包括两类:一是粤语白话文中经常使用,在中古汉语中也有,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废弃不用或极少用到的汉字;二是粤语特有而标准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字。
另外,粤语保留较多古汉语用词。如:系(是)、食饭(吃饭)、几时(什么时候)、第日(改天)等等!粤语亦会借用古语作引伸,演化成新的意义。
粤语形成之初,跟中原汉语差异并不明显。到晋朝以后,先有“五胡乱华”,接下来便是长达200余年的南北分治。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对那里的文化和语言带来巨大的冲击,从周朝以来一直作为民族共同语的雅言逐渐发生重大变化,同时在这一时期,岭南地区保持较为稳定的局面,由雅言演变而成的粤语没有发生中原汉语那样的变化,一直保持着原来的音系。正如李如龙教授所说;“中古之塞擦音声母的分化,鼻音韵尾的合流,塞音韵尾的弱化和脱落、浊上归去、入派三声这些在许多方言普遍发生的变化都被粤方言拒绝了。”(《方言与文化的宏观研究》)因此,雅言在今天的北方和中原已经发展成为胡化成现代的普通话和官话,粤语却更好的继承雅言的原汁原味。
据邢公畹等先生考证,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即尧、舜时期,黄河流域就发生了一场以中原为中心、在空间上向周围、在时间上向后世扩展的“夏语化”运动;到西周时期,进而形成以夏语原生地-秦晋的方言为标准音的“雅言”(见《汉藏语系研究和中国考古学》)。
雅言在岭南传播,始于西汉平南越国之后。汉武帝设“交趾刺史部”监察各郡,东汉撤交趾刺史部设置交州,交趾刺史部和交州都是汉人政权,官方交际必须讲雅言。
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粤语,粤语确实保存着某些古代岭南“百越”语言的因素,但它的主要来源,则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普通话--“雅言”。
雅言的基础是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使用的原始华夏语。到了周朝,便发展成为中原一带的民族共同语。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方言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
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由于粤语和北方汉语言、方言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把粤语划为汉语的方言,并非人人可以接受。最后值得欣慰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9年定义粤语为语言。粤语定位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 此帖被Huma在2010-05-24 09:1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