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名称:5.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
软件类型:书籍教程
运行环境:Win9X/Win2000/WinXP/Win2003/WindowsVista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授权方式:共享软件
软件大小:186 MB
官方主页:
www.Cngr.CN更新时间:2010-09-30 10:23:50
软件简介:

中文名: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
作者: 史培军版本: 中英对照扫描版[JPG]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书号: 9787030114693发行时间: 2003年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内容介绍: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由中国综合自然灾害系统图系与主要自然灾害系统图系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中国自然灾害系统中的孕灾环境图组(地图7幅)、承灾体图组(地图19幅,统计图11幅)、致灾因子图组(地图5幅)、灾情图组(地图20幅,统计图4幅)、减灾图组(地图5幅)组成,总计地图56幅、统计图15幅。第二部分由地震灾害图组(地图67幅,统计图6幅)、水灾图组(地图137幅,统计图12幅)、台风灾害图组(地图54幅,统计图10幅)、雪灾图组(地图21幅,统计图3幅)、沙尘暴灾害图组(地图41幅,统计图3幅)、冰雹灾害图组(地图20幅,统计图1幅)组成,总计地图396幅,统计图 50幅。
中国综合自然灾害系统图系着重反映了形成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各要素的时空分异规律。
孕灾环境图组 主要表现了中国地壳活动程度的空间差异,中国地貌类型及地势的起伏程度,中国季风气候所造成的温度、降水、风等气候要素的时空格局,中国各大江河流域水文要素的时空动态,中国地表覆盖的空间格局等。从这组图中,可以看出孕育中国自然灾害之环境系统的时空格局,即中国自然灾害整体上受带状的活动构造体系、西高东低的地势、东亚季风气候控制下不稳定的河川水文以及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自东南向西北有序更递的地表覆盖等所左右。
承灾体图组 主要反映了中国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中国人口的时空动态,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格局,中国建成区动态变化及矿山与输油管道的空间分布,中国经济的空间格局以及各类产业的动态变化。从这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承受自然灾害的中国经济与社会系统的时空格局,主要体现了自东南沿海向西北逐渐降低的人口与经济水平的地带差异;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首都圈等大都市区为中心逐渐降低的人口与经济水平的次一级环带分布,以及沿主要交通干线延伸的人口与经济水平呈串珠状的次一级带网分布。中国承灾体所呈现出的上述空间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灾情空间分异的基本状况。
致灾因子图组 主要表现了中国自然致灾因子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规律,中国自然致灾因子空间格局,中国自然致灾相对强度的空间格局。从这组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自然致灾因子系统的空间格局,主要体现了高值中心与低值中心镶嵌分布的总体规律,以及在中国广大东部地区,高自然致灾强度与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区相重迭的规律,这正是中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自然灾害影响严重国家之一的重要原因。
灾情图组 主要反映了由于自然致灾原因所造成的全国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时空动态,特别是农作物及牲畜因灾造成的灾情状况,以及因灾造成的倒塌房屋的状况。从这组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由于自然致灾原因造成的灾情空间分布的宏观格局,正是中国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综合作用的产物;从灾情微观时空格局看,则受制于孕灾环境与减灾工程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在低灾情带中高灾情区和高灾情带中的低灾情区的分布格局。
减灾图组 主要反映了中国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和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区划,以及全国主要减灾工程的分布。从这组图中,可以看到中国自然灾害区域分异与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布局的相互配置关系,即从宏观上展现了中国政府所采取的“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及“重点设防”的减灾方针。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