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运到来之际,总能读到一些感动我们的春运故事。今年春运伊始,32岁的年轻母亲李春凤,梦见自己年幼的儿子与鼠争食,满脸是血,于是次日女扮男装,从浙江温州出发,用了6个昼夜骑摩托车长驱2000多公里,回到重庆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的家看儿子。在举世聚焦中国春运的大背景下,李春凤为爱“千里走单骑”,瞬间被网民誉为“摩托妈妈”、“英雄母亲”、“史上最牛母亲”,既不突兀,也不偶然。相反,“摩托妈妈”与“英雄母亲”荣耀感动我们的背后,是现实里母爱的忧伤和生活的无奈。而在整个春运期间,无论是在电视画面上,还是在报纸的报道里,抑或是在互联网的文章中,我们都会看到在那浩浩荡荡的回家人潮中,那些欣喜与无奈交替的脸,那些甜美与辛酸融汇的笑。春运中,那些感动我们的细节与瞬间,是那样的触动我们柔软的心,感动我们盈泪的眼。春运,就像这寒冬季节的的风雪,一波一波地涌来,又一波一波地远去,虽然冷峻,却不失温情;虽然忧焚,却不无期盼。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春运来了,那张回家的车票就是一张薄薄的乡愁,“我在这头,家在那头”,“人在车上,爱在家中”……不管有钱没钱,不管路遥路近,总得回家过年,与亲人团圆。也许分别太久,思念愈更沉重;也许家已模糊,归心却更似箭。异地他乡,可以让自己才华施展,梦想驰骋,却不能像家一样真正让自己的心灵归依。人在他乡身是客,他乡梦里是乡愁。过年了,再忙也得放下,再累也要回家。春运,装载了我们太多的牵挂与爱恋,那些拎在手中,放在架上的大包小包,包裹着我们的欢欢笑笑、忧忧愁愁。我们早早就起床,急急地赶路,忙忙的上车,挤上了满载的列车,甫一坐定,车就发动了。赶紧掏出手机,给家里发送信息,告诉亲人:我已正在回家的路上!
也忆起当年的我,远在羊城。每至春运来临,就按奈不住内心的焦虑:车票难买吗?上车不挤吗?直至辗转买到车票,又为该买什么回去该带什么回家而烦心。回去前夕,我总是在盼望回家的喜悦与忧虑中辗转反侧,睡意全无。等到一双脚真正踏上车门了,大包小包的物品放在车架上了,一颗心总算安静下来。珠三角到粤北,早发午至,想到快要和家人团聚,已然全身暖意融融,风雨中那点痛又算得了什么呢?
犹记得,当年我在广州时,适逢春运,我写下的小诗《回家车票》,今天读来,心里倍觉温馨——
怀揣着这张小小的纸片
我在秋意如水的恬静中深睡
我想这只小船
一定会在星光照耀下启程
我是甜甜入梦的游子
我正回家
我要家乡的月光
沐浴我的疲倦
我的梦不醒
久违的家园泊下我的归舟
母亲以老花的眼睛
读我沧桑的面容
一只干茧的手
擦痛眼角的晶莹
我只是微微的一笑
又沉沉睡去
那张车票
被我冒汗的手心
攥得一夜伤心
春节临近,依然是寒风潇潇,却无阻于我们的上路;依然是雨雪漫漫,也无阻于我们的出发。“雪雨归途家是岸,春风上路爱为舟!”春运中,有多少温馨的春运表情在闪动,就有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在演绎:寒流里,母亲以腿当凳,让年小的女儿停坐;父亲以怀为篮,让年幼的儿子酣睡;恋人们互拥为衣,温暖漫长的归途……隆隆作响的两条铁轨,不再是泛着冰冷的青光,在呼啸的前进中,铁与铁擦出闪亮的火花,照亮了回家的路!
春运路上,有多少个李春凤们还在仆仆风尘中回家,就有多少个感人的春运故事在风雪中传送。是的,年年春运,回家的人就像候鸟一般聚扰又散开,亲情也像花儿幸福地开放。
行文至此,我且以自己创作的《春运》一诗作为本文的结语——
春运是岁末年初的一股洪流
浩浩荡荡,汹涌澎湃
年前,从城市漫向乡村
年后,又从乡村回流城市
来来回回之间
城市和乡村热闹生动起来
乡情在涌动中回归
亲情在流动中接近
爱情在行动中温暖
友情在走动中沉淀
思想与观念随春运活跃
一切都在活动起来
春运搅热的话题
不止于整个春天
从南方到北方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
春运带来财富的搬迁
更带来生活方式的迁徙
一年一度,就像季节的候鸟
从四面八方飞向八方四面
短暂的休憩之后
又开始出发,沿着熟悉的路径
奔向理想,衔结财富之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