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什么,最近总爱做梦,梦中经常梦到的是家的老院子,病故已久的父亲,还有已故的四邻,还有儿时太多的记忆,院子里的老椿树,梧桐树,榆树,老堂屋,老厨房,泥土斑斓的老院墙,还有老院墙外面邻家的枣树……
曾经的画面在梦里清晰可见,好像又回到了童年,少年。
“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家”永远是梦回情牵的地方。
屈指相算,我已离开家离开老院子将近二十四年之久了,曾经给予我无限温暖与爱的家园,现在却成为我匆匆而归的驿站,有时,匆忙的都不能再去老院子里哪怕只站一会,停留片刻。
多么渴望在梦魂情牵的老院子里,多待一些日子,再次感受哪怕片刻的温暖,再次深深享受眷恋她的温暖与快乐,再次吻一吻久违的梧桐花香,吃一口清香味甜的榆钱,偷打一次邻家不熟的青涩大枣。
吃一顿妈妈的手擀面,葱花饼,看着爸爸在厨房灶前烧火抽烟,妈妈在锅前忙忙碌碌炒菜,蒸馒头的背影……那种久违的家的味道。
岁月在不动声色地变幻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演绎着悲苦人生,时光早已悄悄走远,走远了童年的笑声,天真,少年的美好,走远了我的亲人,走远了我们相亲相爱一家人曾经的欢歌笑语与悲苦泪水,风雨人生路上,走远了我们姐弟各奔前程的足迹。
记忆中得老院子,美丽的春天,满院飘着阵阵香甜的梧桐花香,梧桐花像极了小喇叭,浅粉,淡紫,或白色,树上挂的满满的,美丽而香甜,爸爸有的时候会偶尔摘几朵好看的,插在小妹的麻花辫上,煞是好看,看着小妹活泼可爱的样子,如花绚丽美好。
烈日炎夏的白天,我们一家常常在浓荫下摆上一个小圆桌,妈妈总是用一个大玻璃杯为我们凉上温开水,沏上一大壶绿茶,来接待串门的四邻街坊,妈妈为我们做好凉面,和各种拌面的小凉菜,如绿绿的香椿叶末,红红的胡萝卜丁,清脆的芹菜丁,大叶鲜嫩的菠菜小油菜,浓香鲜红的油泼辣子……虽然没有美味佳肴,可在炎热的盛夏,我们一家总是幸福围在一起伴着欢声笑语吃饭聊天。
晚上,我们,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把凉席放在院子中间,妈妈一一为我们姐弟洗擦完毕,我们姐弟几个就躺在凉席上,听来串门的四邻叔伯婶娘哥嫂和爸爸妈妈们聊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比如,谁家的儿子该娶媳妇,谁家的女儿该出嫁了,怎么让孩子们听话,好好学习……大人们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着。
我们孩子们就躺在凉席上,仰脸看着深蓝的天空,用手一颗一颗数那永远都数不完的天空挂满的一眨一眨的星星,弯弯的月亮,习习夜风,妈妈在一旁拿着芭蕉扇为我们驱赶着蚊虫,夜,静谧而美好,夜,卸去了白天的酷热和人们一身的疲劳,等四邻散去,我们有时也就熟睡了,爸爸和妈妈就一一把我们抱进屋,放在床上。
金色的秋天,爸爸把丰收的黄灿灿的玉米挂满庭院的角角落落,妈妈在院里种的金灿灿的向日葵,黄色,白色的菊花,火红的鸡冠花,五颜六色的月季花,把整个家院充盈点缀的喜悦而美丽温馨,看着家人老少幸福恬静的笑脸,全家其乐融融。
严冬,当洁白的雪花飘飘洒洒铺满庭院之时,我们姐弟四个一起和爸爸妈妈扫雪,堆雪人,打雪仗,满院的欢歌笑语总是震落满树的雪花飘飞,扬扬洒洒。
晚上,爸爸总是把炉火烧的旺旺的,我们姐弟几个,有写作业的,有围在炉子旁烤地瓜,烤黄豆,烤粉条吃的,有陪着爸爸看小儿书的,爸爸最爱看战斗侦察的小儿书,他总是边看,便给我们讲那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妈妈在灯下为我们有时缝缝补补,有时编织毛衣。
“家”承载着我们全家人太多的欢乐,收获,幸福,也有清贫,苦难,泪水和悲伤,姥姥和姥爷都是在这温馨的庭院里先后离开我们的。
“家”是我们生命的降落之地,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妈妈教我们:“唱小燕子,穿花衣……”。
“家”,总是温暖甜蜜,快乐踏实,爱溢满了屋,情盈满了庭院。
“家”送我们上小学,升初中,上高中,上大学,磨砺了我们坚硬的足迹,坚强的臂膀,让我们迎着风雨人生走向人生的四方。
“家”同样送走了英年病逝的爸爸,变老了妈妈。
“家”“老院子”如今也变了样,现在的院子因为盖新房砍去了老树,没有了树荫,没有了梧桐花香,没有了夜色的美丽,没有了秋的收获,没有了妈妈的向日葵和各种花儿香,也没有了夏的凉爽,冬的雪花飞扬,儿时的梦飘远了,那份曾经的晶莹,幼稚,单纯,美好,青涩,圆满,幸福,快乐,都被无情的岁月绘了彩,上了色,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把所有的过往都沉淀成故事,满满人生路。
“家”我好想家,好想,好想儿时的那个充满欢乐温暖的老家。
曾经因为爱家,所以远离家,正因为远离家,所以更爱家。
如今,老家曾经的一景,一物,一欢,一笑,所有的记忆都变成了沉甸甸的回忆。
在梦里,温暖甜蜜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