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脑发展越来越普及,用户对主流电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作为一般的主流用户而言,主板可以提供的早已不再是性能优势,毕竟主板与性能的直接关系已经不大,功能和稳定性成为用户的首要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电脑主板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尤其一些主流主板,在不断节省成本的同时,也有不少厂家忽视了本身主板最重要的部分,即稳定性,这种状况在主流主板上尤其突出。
一般300-400元的主板,采用三相供电十分常见
主板不管性能、功能如何丰富,如果使用过程中动辄死机重启,连基本的使用都无法保证,再多功能也没有意义!而主板稳定,与
CPU供电设计密不可分,尤其像G41、P41这样的主流主板,3相供电十分常见,那有人会认为主流CPU的功率不高,供电设计应该够用,因此我们将根据CPU的功率和TDP来分析,P41等主板几相供电更合适。
考虑功耗对应主板CPU供电是否够用时,我们先看下如何了解主板CPU供电,及多相供电对实际应用的优势。
目前主板都是由电容+电感+MOS管组成一个独立的单相供电电路,这样的组成通常会在CPU供电部分出现N次,也就因此出现了N相供电。除了能够为CPU提供更加纯净稳定的电流之外,还起到了降压限流的作用,以此来保证CPU的正常工作。多相电路可以非常精确地平衡各相供电电路输出的电流,以维持各功率组件的热平衡,在器件发热这项上多相供电具有优势,尤其对于开核后这种大功耗的CPU。
一般主板最基础的设计下,采用1个电感+一组电容+2个MOS管,组成1相供电,这样的供电设计,可以保障的是每相能承受25W的CPU功率,也就是说,其实一些超低功耗的CPU,1相供电就能保证基本运行了。但为了避免功率峰值出现,以及长期在最大负载下运行减低寿命,所以一般主板最低都采用了三相供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