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明显但问题不小 拿出这款散热器的第一感觉是尺寸不大不小刚刚好,为什么这么说?以12cm风扇为对比完完全全覆盖了散热器所有的鳍片,基本上绝大多数标准尺寸的ATX机箱都能装下。至于它的外观,还是沿袭了这个系列独有的银色光亮感觉,鳍片打磨的很细致闪烁着金属铝独有的温和光泽,相比之下风扇上银色的涂抹太过耀眼比散热器本身还要突出。
散热器外观
软胶钉固定的风扇而非之前的金属架
顶部的鳍片上有TRANSFORMER3的LOGO还有几个银色的塑料保护帽,捷冷一直挺重视热管的保护帽从大黄蜂系列到变形金刚系列所有面向DIY用户的中高端产品几乎都有。因为是一颗风扇所以采用了比较主流的软胶钉固定风扇,但是这个软胶钉并不是通用型号,只有随包装附带的才能装上而且包装里面附带了八个,可能是为了满足那些喜欢折腾的玩家吧。
散热器做工很规矩
捷冷变形金刚3散热器采用一颗12cm风扇,规规矩矩的塔式结构,三根“U”型热管均匀的穿过54页鳍片。散热器的做工精细程度属于中等,典型的一百元到两百元之间的产品作风,用料还是规矩的,这个价位为了拼性价比很多产品都会想方设法在你不注意的地方节约成本或者用特殊的设计混淆视听,不过变形金刚3并没有这种感觉规规矩矩的一款散热产品,而它的技术特点也不在那些无关痛痒的地方。
热管部分
它的包装上并没有写着支持LGA 1155结构处理器,实际上LGA 1155/1156是一样的,由于这款产品设计之初并没有发布新结构的CPU所以没写上,不过确实是支持的,可能之后的批次会有修改。
特殊调校过的风扇
这颗风扇是捷冷特殊设计并调校过的产品,专为这款散热器准备。并不是说它不能应用在别的散热器上只不过原装搭配的效果最合适,小编测试时候的感受是风扇专门为这款散热片调整多一分则噪音大少一分则吹不透。这就是它静音的秘诀,我们也见过不少高端风扇了,很少有什么风扇能做到既能满足风压风量又能满足静音的,只能在一定比例内适度调节。没有最强大的风扇只有最合适的。就好比服务器需要暴力高转速风扇、机箱需要大风量风扇一样,不同的风扇只有在特定的散热片上才能发挥全部效能,选择合适的搭配就能得到静音与散热最均衡的享受。小编并不推荐大家给这款散热器添加风扇或者把风扇拿到别的产品上使用,因为它们之间的匹配做的确实很到位。
简单介绍了一些散热器的细节再说说几个令人遗憾的事情吧,凡物都不完美。首先是暴力运输的问题,这次收到的产品有不少地方都有损伤,尤其是以散热鳍片最为严重,由于变形金刚3的鳍片比较薄加上铝材质柔软所有很容易因撞击而弯曲损坏,一方面说明快递公司的暴力运输一方面产品本身的保护也欠考虑。
包装简单对于长途运输来说略显单薄
散热片受损部分
由于有多处受损这里就不一一放图了,大多数地方都是像上面图里那样鳍片受损,虽然对性能不会有太多影响装机的时候也看不出来,但还是隐隐有些心痛。另外一个地方就是上面的保护帽掉了一颗,我试着用手拧了拧其它几个都非常牢固,真不知道快递到底是用什么方法吧它弄下来的,再一次鄙视暴力运输。
背部固定螺丝
本以为除了运输途中造成了些许伤痕外没有什么令人遗憾的地方,结果在测试的时候出了点状况,起初装好散热器后平台怎么也点不亮一直重启,后来经过各种排查最后均为能得到解决,最后把散热器只是轻轻的放在CPU上奇迹般的正常了,后来恍然大悟原来是散热器安装过紧造成的险些损坏了主板,分析原因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扣具没有放在主板背部的支撑板,如果安装到最紧密状态主板会有轻微形变导致异常。很多高端散热器的固定方式都会很复杂,原因就在于此,既要保证散热器安装的够紧密又要减少对主板的压迫。在这里小编提醒一下朋友们与此相似的散热器不在少数安装的时候手下留情只要能固定住即可,只要硅脂涂抹合适温度不会相差太大。
CPU数据及参数
测试平台使用INTEL E5300处理器和X38主板搭配,4G DDR3-1333内存和160G希捷7200转硬盘,在Win7环境下使用Everest软件满载测试,这里需要说的是处理器并不是默认频率而是外频提高到266MHZ,没有加电压。表现令人满意,以之前测试的某品牌高端散热器结果相似,只是满载后略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