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677阅读
  • 0回复

[网络文摘]远山

楼层直达
z3960 
级别: 茶馆馆主
发帖
770593
飞翔币
207694
威望
215657
飞扬币
2511651
信誉值
8

  喜欢群山被白云缭绕,山峦叠嶂时那种神秘的境像,并非是喜欢挑战、喜欢攀登,而是喜欢静静地伫立在山下某一处,能够一览群山春色的位置,虔诚地品位山之壮美、山之隽秀,在淡泊和清宁中感悟山在凝重肃穆中的幽幽魂魄。
  我的故乡坐落于塞外龙江省的一片广袤平原,那里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之内是没有山的。所以,幼年时的自己是无缘与山触见的,对山的概念也便是甚为模糊。最初对山这个名词的认识,基本是来源于长辈在夜晚哄自己入睡时所讲述的那些童话古趣:山中有狼虫虎豹、灵芝人参,有潺湲晶泉,也有莺啼鹤舞。或许还有几个吃人的妖怪和妩媚妖娆的女巫。
  总之,在人生初始时所听闻的山,于幼小稚嫩的我来说是充满神奇与险恶的。因此,懵懵懂懂的我总是在玩乐的闲暇时暗自揣测:大山的深处,在那些葱郁葳蕤的森林后面,会不会真的隐匿着一位白胡子老神仙呢?
  伴着时光的前行,年幼的我又从当时的影视题材,譬如《狼牙山五壮士》、《冰山上的来客》里了解到一些关于山的信息。这些电影中的山不是乱石嶙峋、就是冰雪盖覆,与自己那类天真幻想中的山的景致大相径庭,慢慢地,大概是失望了吧?对山的渴望也就渐渐的淡漠了。
  后来,随着年龄的渐长、阅历的增加,逐渐地,便对山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知道了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知道了先后被古代十二位封建帝王封禅的五岳泰山和因“少林寺”的存在,而更加使其驰名中外的河南嵩山。
  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与山有“亲密”的接触,是在几年前去江苏常熟办事情时与友人们结伴登虞山观光赏景。虞山之名,传说是因商朝末期周太公次子虞仲卒逝后安葬于此而得名。此山并不高,更不险陡,而我,大概是由于身体天生孱弱吧,攀走起来却是那般的费力艰难。山角有一寺,僧侣众多、香客络绎,因此,香火颇为旺盛。友人们争相上香拜佛、磕头许愿,而我这个居士、名副其实的佛教徒却对那些被高高供奉在大殿之上的神佛偶像并不膜拜。善在我心,行佛于世。需要帮助的并非是那些吞钱的“功德箱”,而是远在寺庙之外居于尘世中的那些弱势群体。况且,我也不能只因对寺院的独钟,而错过了欣赏沿途上诸多更是绮丽的自然佳景。寺庙在各地都有,而虞山却只有一个。人说,虞山之美,在其灵秀;对于这一点,我不置可否;但,反倒是觉得人类在其山上建造的缆车线、寺院、酒店等等设施损毁了虞山的自然之美。
  山是有生命的。不单单是山,那栖身于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均是有其灵性的。我想,它们均是活着的,在呼吸、在运动。只是由于自己是一个肉眼凡胎的俗子,而无从察觉吧!那山体上的任何一块石块儿,大概都是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年的年龄了。它们见证了地球的变迁,见证了这个世界的一切美与丑、善与恶,只是它们遵循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条圣贤超俗的法则,因而缄默不谈吧!于是,便感觉在山间石径上,那零落在路上的每一枚石块儿都是值得自己无限敬畏的。
  身未动,心已远。在我的精神世界中,屹立着那么一座无比巍峨的高山。它高于世俗万物中的一切。它不是孔夫子赞誉的那座“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泰山,也不是李白所吟颂的那座“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不是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亦不是白雪皑皑的富士山。
  这座山是灵魂殿堂的颠峰,它所有的元素是由理想与爱心构合而成的。在温馨轻柔的梦中我时常梦到它。我敬慕它的博大、崇高、圣洁,更是由于对它的敬畏,才使自己脱离了浑浑噩噩的凡尘,并从中汲取了人生的养分和酝酿生活的艺术。
  我看见那远山在遥远的地平线之处清晰地耸立着,仿佛在向自己招手,给予我无穷的力量以战胜平庸的自己。
  是的,这决非虚幻。只要走出人生旅途上的荒漠,透过弥漫在视线前的氤氲雪雾,便真的看到了那座神圣的远山,它就在那里,一直都在那里……
  远山——我来了!我用力地挥手,大声的呼唤。心绪已是感慨万千!
 
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