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809阅读
  • 1回复

[网络文摘]人生若只如初见

楼层直达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69404
飞翔币
6
威望
6675
飞扬币
217068
信誉值
59

     2001年,香港电视台正拍摄一部纪传片。为了拍摄其中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导演专程赶到德国的哥廷根去拜访一位不为人们所熟知的老人。她的名字叫伊姆加德,是这段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
  几经周折,几乎找遍了整个哥廷根。幸好,六十年后的她还尚在人间,几经辗转最终找到了这位八旬老人。此时的她虽然已是满头银发,然而依旧精神矍铄,风韵犹存。她终身未嫁,至今单身。她固执而坚忍,伴着一台老式的打字机执著的等待那个曾经邂逅的中国男人。一等就是整整六十年!
  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政府派往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伊姆加德是他留德期间的校友田望德的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他在一次去拜访校友的时候认识了她。他和她之间隔着千山万水,可慈祥的上帝却偏偏让他远涉重洋于千千万万的人群中与她相遇。或许是似曾相识;或许是相见如故;或许是命中注定。只在短暂的相处甚至只是四目相触的刹那,他的身影顷刻之间便贮进她的脑海,藏于心间。在接下来的几年甚至一生,她都未曾忘记过他那双洞悉世事的睿智的眼睛。
  当年风华正茂的他满腹才华,诗赋文章,样样精通。从他的灵魂中散发着一股令人陶醉和依恋的魅力。像所有来自那个遥远的地方的留学生一样,他也是那个时候的怀有满腔爱国之情的热血青年。他怀着一颗复兴民族、救亡兴邦的雄心千里迢迢来寻求御侮图强之路的有志青年。她知道他是一个已有家室妻儿的游子;她知道,终有一天他会离开回到他的祖国。然而,她依旧无条件地爱了,不舍不弃,无怨无悔。
  1937年,他开始写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但是,给教授看的论文必须是打印稿。可是,他根本买不起打印机,他也不知道怎样使用打字机。这时,她意识到他的窘境,便对他说:“我父亲的工厂刚好淘汰了一部打字机,而我正好也想练习打字。”就这样她主动地承担了帮他在打字机上打印文稿的任务。他感激她,想要推脱但又不能拒绝,他怕付不起报酬而犹豫不决。她似乎明白了他的心思便说:“我要的报酬是让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他答应了,她笑得很甜蜜。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他在她的帮助下完成了数百万字的论文,每个字都是她小心翼翼地在打字机上敲出来的。同样,他也履行了他的承诺。在温暖的午后,他陪她去市政广场的抱鹅女郎钢像下看满天的鸽子纷飞;在雨后初晴的黄昏,他陪她在布满落叶的小径上看落叶飞舞,或许陪她看一场浪漫的电影……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哥廷根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足迹走遍了哥廷根的大街小巷。
  虽然身在异国,但他的心中一直装着他热爱的祖国,他急切地想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和亲人的身边。“山川信美非吾土,漂泊天涯胡不归。”而此时,他的祖国支离破碎,正饱受战火的侵蚀。他归国的日期被迫一拖再拖,最终变得遥遥无期。每一次日升东方时,思念就像她心中的一块未曾愈合的伤痕被一次次揭起。她热烈的爱如同源源不断的暖流温暖着他这个海外游子孤独的心。
  在这十年之间,他们不离不弃地相知相守,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她将她全部的爱倾注于其中,她无怨无悔的为他做着她所能做的一切。他能顺利完成学业,有她很大的功劳。她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是她要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有安静而短暂的相处,背对着背在打字房里,他写他的文稿,她帮她一字一句的在打印机上打印;闲时或在周末,他陪她漫步在微风细雨或浪漫的落日余晖之中。这就足以让她那颗为他付出全部爱情的心感到满足。
  1945年,离开祖国的十年之后。他归国的日期终于确定下来了。但他不知道如何对她说,他难于开口,内心充满了矛盾,他的满腹才华此时却想不出只言片语。他无法回报她十年来为他默默付出的一切。他知道不可能带她走,在远方的家中,他的妻儿在日日的期盼着他,虽然那是一段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毕竟他不想辜负任何人!
  十年相处,多少风晨月夕,多少难以忘怀的往事,只能装作"当时只道是寻常"!尽管道不尽心中的矛盾和苦楚,但是,“留恋就让它留恋吧!但是留恋毕竟是有限期的。”他的心中有国有家有父母有妻子,他注定是要回去的!
  他在日记中写道:”七点到迈耶家去,同伊姆加德打字。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她今天晚上特别活波可爱。我真的优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10月2日,离开哥廷根的前四天。他吃过午饭,最后校对完稿子,就前往迈耶家把稿子打完。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一句也没有说。嘴角似乎偶尔在轻声地呢喃。打字房里一片宁静,他们依旧像往常一样背对着背忙着各自的事情!那些极不愿说出的话如梗在咽,但他必须在今天说出来。或许是一种责任,或许也是一个交代!
  “我要离开了,我的祖国需要我。”他终于忍不住打破了这一片宁静,近似呢喃地说道。
  她回转过脸来依依不舍的挽留道:“留在这里好吗?我也需要你!”
  他别过脸去不敢再看她,仿佛是在逃避她那深情的目光。他委婉的拒绝道:“这里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回到我的祖国去。”
  她心里明明知道他会留下来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她强忍着满眼的泪水,在论文稿的最后打上一行字:“一路平安!但请不要忘记。”
  四天后,他最终踏上了归国之路。离开哥廷根的那天,面对着即将挥别陪伴了他十年的伊姆加德,才华横溢地写出了洋洋数百万字论文的他却想不出一句辞别的话语。“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他和她都明白,这一别之后就可能将不再相见。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青山外。”她的内心再如何的不舍,也只能转装作静如止水地目送他离开!此刻,他眼望东方,热切的期盼回到他阔别十年的祖国。她眼望东方,幻想着有一天他还会回到她的身边。他终于可以回到阔别十年的祖国了;而她,这一守望就是整整六十年!他回到中国后,忍住多少想念和伤痛把她深埋于心底。多少次午夜梦回,她的身影就会清晰地在他眼前浮现出来,挥之不去。他想:既然自己不可能再回到哥廷根去,既然不能许给伊姆加德一辈子的爱,那么,还不如就这样断了音信的好。就这样他再也没给她写过信,只是在遥远的东方默默地祝愿她能找到一个适合她的男子携手一生!
  六十年后,还是那个房间,银灰色的老式打印机,古色古香的书桌前摆放着小方凳和古旧的蓝色沙发椅……伊姆加德说:“瞧,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一直在等他回来。我的手指依然勤快灵活呢,我甚至还能打字!”这听到的分明是一颗忠贞的心正在对爱的礼赞和传颂: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1983年他再次回到哥廷根时打听过她,遗憾的是杳如黄鹤!“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有种爱情错过了就是一辈子;有些人离开了,就是一生一世!如果说他不想恋她,那不是真话。但是,他们之间注定了会错过!
  他的一生光环无限,造诣高深,学术泰斗,著作等身。他就是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季羡林!
 
向回帖的朋友致敬!
级别: 终身优会
发帖
69404
飞翔币
6
威望
6675
飞扬币
217068
信誉值
59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4-18
这个爱情故事很久以前就读过,十分感人,
讲述了我国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和德国姑娘伊姆加德之间一段美好却无望的爱情,
让人扼腕叹息,唏嘘感慨。
伊姆加德,这个固执而坚忍的女人,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
选择了一个人孤独的守候,一等就是60年。
为了季羡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阴和爱情。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在季羡林的爱情里,
夫人彭德华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忠诚重情的丈夫。
虽然只是包办婚姻,但65年的相濡以沫举案齐眉里,已走出了更胜爱情的感情。
伊姆加德也是幸运的,她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爱情往事,
美好,干净,还有那个回忆里带她走遍哥廷根每个角落的,
颀长优雅的中国男子羡林•季。
回忆往事的时候,她一定会在微微笑,
用手轻轻抚摸着他们共同的打字机,
这也许于她已经足够。
很多时候,读起这个故事,便常常感慨着:
人的一生总会有许许多多个遇过和错过,只因为时间是一维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念想而已。
向回帖的朋友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