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妻去练红歌,我例行散步。走在林荫道上,听着随风飘扬的红歌声,感觉是那么惬意、兴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豪迈;《映山红》的婉转;《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嘹亮,让人激动、昂扬!夏夜的风因为有歌声伴随,更显得凉爽怡人。我凝神啼听,脑海里闪现出青春燃烧的岁月。
1976年是个多事之秋,我未满十八岁参了军。周总理去世后,毛主席去世,唐山大地震,粉碎“四人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每一次震荡都是强震。我们有悲有喜,悲的是巨人去世,天降大灾;喜的是“四人帮”垮台,国家有救,万民同庆!终于结束了动乱的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出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国家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现代化的曙光又一次呈现在东方。
一车皮同时入伍的600多名战友,分散在内蒙古赤峰至通辽几百公里的预设铁路线上。驻地是峡谷、山沟和草原。
群山峻岭中我们住的是帐篷,吃的是高梁米,喝的是苞米渣子,干的是砸石子,撬钢轨的重体力活。但我们一颗红心向着党,面对艰难困苦,我们唯有忠贞,唯有奉献,唯有坚强。这不是空话,套话,是我们当时的年轻一代,引以为豪的真实想法。我和战友们一起搭帐蓬,一起抗风沙,一起吃粗粮,一起喝沟水,一起钻山洞,一起架桥梁,一起扛钢轨,一起铺石子。火红的青春献给了火红的年代。我们高唱的军歌是“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我们呼喊的口号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们立了功,受了奖,入了党。
北方的寒冷来得早,来的快。十月就有飞雪飘舞,而且是下一场积一场,滴水成冰,一直到来年的五月才开始融化。手、脚冻烂了、冻裂了。大头鞋、羊皮帽也挡不住那山中彻骨的寒风,手一伸就滋滋的沾上冰凉的钢轨。不少战友倒在了山脚下,倒在了隧道中,倒在了千里铁道线上。山中那一座座坟茔就是我们铁道兵的丰碑。
战友祥,是我老乡,一个爱说爱笑的仓库保管员。在运送物资上山的途中,军车打滑眼看就要翻下山沟,他豪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下滑的车轮,永远留在了北方峡谷山峦之中。一条条卧龙似地钢轨,在我们的汗水足迹中伸延;一座座风格各异的火车站在我们手中诞生。我们用汗水和热血铺通了赤峰至通辽的铁路,世界闻名的霍林河露天煤矿的原煤,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而我们又踏上新的征程,高唱着:
背上那个行装
扛起那个枪
雄壮的那个队伍浩浩浩荡荡
同志呀你要问
我们那里去呀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离别了天山千里雪
但见那东海呀万顷浪
才听塞外牛羊叫
又闻那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个迈开大步哇
朝前走哇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长河
锦秀山河铺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洒一地
明朝锦花齐开放
同志们那,迈开大步朝前走哇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我们铁道兵就是这样,铁路修通就搬家,哪里艰苦哪里去。我们的足迹遍步山南水北,通到了青藏高原,天山脚下;通到了昆仑山脉,金沙江畔;通到了林海雪原,江南水乡;祖国处处有我们的工程,有我们的脚印!京九铁路有我们的贡献,京沪高铁有战友们的身影!
铁道兵兵改工后,我脱下了军装,但80%的战友都选择留在了铁路工地上。我们一直联络着,一直怀念着,一直珍惜着!那断感情永远不能忘怀!
三十年的岁月年华,三十年的改革之路,我们可能失去了很多东西,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军旅生活的怀恋,对战友的思念,像烙印一样烙在了我们的心上。
我们心中有一面旗帜是五星红旗!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们永远忘不了我们的军歌!永远忘不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向!永远忘不了青春燃烧地,那个梦牵魂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