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最新帖子 精华区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 687阅读
  • 0回复

[转帖]注射过乙肝疫苗也要定期检查抗体

楼层直达
级别: 光盘见习
发帖
5
飞翔币
21
威望
3
飞扬币
10
信誉值
0
多年来,“乙肝大国”的帽子一直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所幸近年来,这一情况大为改观。这固然与乙肝治的不断进展、乙肝防治知识的广泛普及密不可分,但深入细致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无疑更是功不可没。
新生儿,特别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母亲所生的孩子,应当在出生时立即注射,同时注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标准注射规程应遵循“016”原则,即:出生时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6个月后再打第3针。如果注射后没有产生抗体,则可以加大剂量再次注射,或者由原来的肌肉注射改为皮下注射,注射剂量可以为20—30微克。如果错过了这一次机会,还可以选择补种疫苗。
特别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孕妇所生的宝宝,应当在出生后立即接种,同时注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疫苗注射规程应遵循“016”原则,就是:出生的宝宝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6个月后再打第3针。如果接种后没有产生乙肝抗体,则可以加大剂量再次接种,或者由原来的肌肉疫苗接种改为皮下疫苗接种,注射剂量可以为22—34微克。如果错过了这一次时机,还可以选择补种乙肝疫苗。
南京肝病医院专家指出注射完疫苗,需要检查是否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以确定接种有无效果。没有产生抗体者,虽然不能说肯定会感染乙肝病毒,但与无抗体者相比,显然保险系数会大大降低。对有表面抗体者,尤其是婴幼儿,应当1—2年查一次,如果抗体滴度不够,则需要加强注射。此外,一般来讲,新生儿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持续16-18年。
不过,对于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来说,仅仅做到这些可能还不够。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患者、血液制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同性恋者、吸毒者等,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