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日光浴”成为“时尚一族”追逐的新风尚。但可惜,虽然够新潮,却并非人人适用。有些人晒过太阳后,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红肿、水疱等光过敏症状,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日光性皮炎。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仅仅是因为患者“见不得阳光”,更多的还是外因所致,比如饮食、药物等。
对光比较敏感的药物包括:格列本脲等降糖药,氢氯噻嗪等利尿药,降压药,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消炎药,四环素、磺胺类、沙星类抗生素等。
至于为何会出现光过敏反应,主要是因为紫外线对药品结构产生破坏性改变而形成抗原,进而引发皮肤的过敏反应,激起类似湿疹、荨麻疹的病变,甚至还有水疱、紫斑,并伴有瘙痒感。
药物引起的光过敏反应一般在用药1—3天后发作。通常,服用的剂量越大,在阳光下暴晒的时间越长,过敏反应越严重。而且即使停药,恢复期也很长。除了暴晒部位外,其他部位也可能发生。
光过敏反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一部分患者在短暂接触光线后就可能出现水疱,有时甚至在多云天气条件下,这些药物也会使一些患者的皮肤产生过敏反应。而且,与普通人相比,光过敏反应更容易出现在皮肤娇嫩者的身上。因此,在服用易致光过敏反应的药后,一定要对皮肤施以保护。
服药期间应避免日晒及做脉冲光、激光美容,并防止紫外线照射,例如打伞,要多吃瓜类食物,少吃叶子类蔬菜等。值得提醒的是,即使涂上SPF值很高的防晒霜,也无法避免过敏。这是因为,可见光会激活皮肤里残留的光敏剂,引发严重的光过敏反应,而防晒霜对它没有过滤作用。
中医养生家指出:背、脊、腋、腹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特区。加强这些部位的保健,可以促进血脉流畅,调节气息,滋养全身器官,是强健体魄、祛病延年的有效保健手段。特别是夫妻间睡前保健,操作更简单,效果明显,轻轻松松达到健身的目的。
推背:一方俯卧于床上,不枕枕头,头侧向一方,上肢放松。另一方立于床边,面向俯者头部,双腿拉开小弓字步,双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推出,使背部皮肤肌肉在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再令俯者将头倒向另一方,仍按上法推10次左右。然后,操作方右手握拳,用腕力捶背,力量适中,自上而下捶打数遍,即可停止。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通过推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一方俯于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方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算作1遍,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时,每捏3下须将皮肤斜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当,可在第二至五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最后,再用双手拇指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4.5厘米)揉按一会儿,每晚1次。长期坚持,可健脾养胃,使人胃口好转,面色红润,并可防治营养不良症的发生发展。
触腋: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如他人用手触摸,被触者就会大笑,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夫妻间行此运动,则更加简便可行。一方可趁另一方不注意时,轻触腋窝,使其发笑,或经常轻抚、轻挠腋窝部,保持笑口常开。其强身奥秘,至少有两点:一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淋巴结,可以加速神经体液循环,从而带动全身其他器官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分。二是触腋致笑。笑能带动身体所有器官都得到运动,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的分泌,提高肌体的抵抗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对脑、心、肺最为有益。
摩腹:此方可两人操作,亦可自我保健。睡前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在脐腹周围,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数十圈,注意力量适中。尔后以肚脐为中心,再按逆时针方向摩腹数十圈即可。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而且,摩腹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肌体代谢,能够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积,是减肥的一剂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