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别了友人,转身,走进了雾气袅绕的夜色中,身边没有了白日里的嘈杂,亦没有了说不完的客套,有的只是夜的幽谧,有的只是瑟瑟的寒风。
天气预报说近日有雪,我,一直在期待。
心存一份向往,是喜或是忧,我不想断言。沉迷雪的轻灵,眷恋雪的剔透,却是我久久以来未曾改变的心念。一如此刻,想象一场雪,我会毫不犹豫的走进,不用雨具,更无须陪伴,一个人,一段路,我在茫茫的雪地里漫步,我在纷扬的雪花中聆听,我在清新的空气里沉湎……
雪的薄凉与纤巧,如同年少时的友情,无需遮掩,只随心意,任快乐和忧愁写在脸上,将喜欢和讨厌付之行动。
雪的纯净和壮美,如同记忆里的春节,自然朴实,浓郁醇厚,就像街角那一对不起眼的大红灯笼,烁烁闪闪透着喜庆,挤挤挨挨地涌入眼帘,漫过心湖,以至于无法忽略,难以回避。
雪来的日子,年就近了。
想起孩提时代故乡里流行的一段顺口溜:今天二十八喽,明天二十九喽,后天三十晚上家家把门关,大鱼哦,大肉哦,瓜子花生好吃哦……小时侯盼过年,想着可以得到很多的压岁钱,可以随意地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哪怕是一只气球,一本小人书都会满心欢喜的。小时候盼过年,可以穿上妈妈亲手缝制的新衣服,欢跑在大院里捉迷藏、放鞭炮,或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围在一起,如花蝴蝶一样各自显摆着自己的新衣服。
想起了妈妈做的什锦菜,那可是每年春节必须烹饪的家乡小菜。用芹菜,菠菜,荠菜,胡萝卜,白干,香菇,黑木耳等十几样蔬菜分门别类的翻炒,然后汇合在一起;什锦菜看上去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吃起来清清淡淡,养胃亦舒心。
想起小时候的年三十,早早的吃了年夜饭,就可以呆在院子里放鞭炮,看烟花。大一些的孩子喜欢自己放烟火,小一些的孩子喜欢一边捂着耳朵嬉闹着说吵人,一边急吼吼的往前挤;烟花燃尽的瞬间,一些胆大的孩子就会欢天喜地的踏在那燃放过的鞭炮纸屑上,一些家长会鼓动着那些胆小的孩子参与进来,感受着年的喜气……
想起了年初一早晨起来,穿着漂亮的新衣裳,梳洗整齐后,第一件事情就要去爸爸面前,大声的说一句:“爸爸,新年好!”老爸会一改平日的严肃,满脸笑容的说:“好,好,新年好!又长大了,要懂事啊!”然后就叮嘱我们姐妹,“快去吧,给你妈妈拜年。”而一向温柔的妈妈总会笑盈盈的对我们说:“新年好!大家都要好。”……
想起故乡,想起童年,想起那些关于年的细细碎碎的情节……那红红的充满喜庆的色彩,那纯纯的漾动美好的瞬间,那暖暖的家的味道;一切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兴奋,那么的淳真。而眼下,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了。
也许,当习惯成为一种自然,用心体会过程中的美好,才是我们真正该坚持的。就像雪,即便会带来蚀骨的寒意,可她澄明也朴实的镜像,怎能忽略?她坚硬也明朗的风骨,如何淡漠?
雪,我期待着你,在每一个晨曦和夜晚,在每一个嘈杂和喧闹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