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到姨妈家吃饭。坐车经过一座桥时,瞥见窗外的河滩上,几只大鸟翩翩飞翔。那天天气很好,阳光灿烂,天也很蓝。在这样的情境下,我突然心生欢喜,内心有种默默的感动。是这个天气,是这几只鸟,配合着,带给我一瞬间的好心情。虽然只是一瞬,但心头的温暖足以蔓延全身。
我还欣喜的是,我不是一个冷漠和无动于衷的人,我热爱大自然,感动于这些可能在别人眼里十分平常的事物。我知道自己有种敏感,对美,我从不会视而不见。
我感谢,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在适当的时刻,打动了我,教我看见尽管人生苦难重重,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我还没有丧失欣赏美的能力,没有丧失体会欣喜的能力。
有多少个这样的时刻呢?
当我喝着咖啡的时候,品尝那浓浓的香味,于苦涩中感受甘甜,我的心情无比地放松。
当我看到青草地上放着风筝的孩子,他们拉着线,我仿佛看见空中开出一朵朵灿烂的花。
当我路过唱片店,里面传来动听的音乐,将我淹没在深深的海洋中。只有沉沦,在那一刻。
当我吃着甜蜜的蛋糕,那些伤心的往事也被涂上了奶油的味道。
……
这些微小而不值一提的瞬间,曾经给我那么多,那么多的感动和温暖。
没有人会被遗弃,哪怕在最倒霉,最失落,最不顺心的境况下,只要他,还有感受美,感受爱的能力,就会重新站起来,透过苦涩的外表看到生活甘美的实质。
对,美就是爱,爱就是美。它们是一对孪生姐妹。没有谁能脱离对方独立存在。
我感受到美,那是因为,那些美都源于爱。
大鸟在蓝天飞翔,河水在它脚下缓缓流淌,这种油画般的美,源于大自然的爱。
咖啡、音乐、蛋糕的美,都源于制作他们的人,内心拥有的爱。
风筝的美,是孩子向这个世界表达爱。
没有爱,美不可能成立。这就像没有源头,哪来活水。
这种爱,是事物本身和欣赏他们的人之间的默默对话。一朵花,你感受到它为了绽放自己让春天更加美丽的爱心,你就会觉得它不是一般的美丽。我们看到花,觉得漂亮,只是非常浅的层次。若你能感受到一朵花的爱意,你一定能看出别人看不出的它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就像,你不再觉得它是没有生气的植物,而是具有眼睛、嘴巴的活物,你对她产生了感情,你们之间建立了联系,你自然觉得她你所见过的最美丽的花朵。
事物有爱,才在各自的位子上努力尽到自己的本分,若你也有爱,你就能看到它的意义。一株草,不管你欣不欣赏它,都兀自迎风挺立。它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这就是它的爱。你看它是可爱之物,甚至生起怜惜之情,那一刻,一定有爱,在你心里悄悄滋长。
美就这样悄然发芽、生长、开花。
特蕾莎修女,终生陪伴在患有疾病、贫穷、无家可归的人身边,照料他们,爱惜他们。当全世界都抛弃了他们,是特蕾莎修女用爱滋养他们,让他们能够安然活下去。这一份大爱,让特蕾莎修女罩上圣洁的美。当世上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蝇营狗苟的时候,特蕾莎却把自己安放在所有人之下,她举起的何止是她救过的那些人,她举起的,是高尚的人道主义大旗。这面旗帜,是她的爱凝结的。她把救人当作日常之举,因而她的美也如同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的美,没有任何雕饰的美。
有科学家研究,生而美丽的人,是因为父母很相爱。
美来源于爱,爱孕育出美。如果保持一份爱心,看见万事万物都觉得美。有人说,美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人的意志而转移。这句话有一半对。首先,你说他美,必定是你感受到了,若不是这样,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教科书里写花朵是美的,春天是美的,你便牢牢记在心间。至于你到底对花朵,对春天是什么感受,只有你自己说得清楚。你真得觉得她们像教科书里写的那样美吗?未必。写文章的人一定感受到了美,才能把它们表述得活灵活现。而别人的感受,通过文字,只是传达到你的脑袋里,而不是心里。你不爱花朵,不爱春天,是无论如何不会从心底发出对她们的赞美,而只是记住了那些描述她们的空洞词语。
那一瞬间的欣喜,会增多,会绵延,使我相信,有爱,让我的眼睛变得明亮,让我的心灵长出翅膀,我看到美,我感受到美,我能飞到充满爱和美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