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试点只针对低年级学生使用“家校通”
昨天下午,先锋路诗琳通公主小学程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从今年2月起试行“家校通”,“学校在校学生1700余人,从上学期(春季)定制情况来看,仅有400名左右学生家长定制了‘家校通’。”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接受由学校发送的学校通知、教务信息以及班主任发送的作业、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通知等短信,还可接收小孩进出校门刷卡后的记录短信,以便及时掌握孩子到、离校时间,让家长更放心。一位小学老师告诉记者,开学不久,一年级的老师发现很多孩子的记忆力和复述能力不是很强,总是不记得家庭作业,让孩子自己动笔抄,但是孩子不认识字。这时,有老师想起学校的“校园通”系统,将家庭作业发到家长的手机上,这样不仅减轻学生抄写家庭作业的负担,还可以调动家长监督孩子的积极性。
手机短信发家庭作业内容
一位家长夏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女儿今年刚上小学,班主任老师就登记家长的手机号码。原来,新学期学校开始试点使用“家校通”系统,通过随时发短信告诉每位家长当天的家庭作业及学校的工作安排。
“起初,刚缴费时并不理解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家庭作业,通过一两周的使用情况来看,还是能够接受。这样便于我们监督和指导孩子完成作业。”夏女士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有先锋路小学、花园小学、塘汛小学三所学校进行试点“家校通”,主要针对一、二、三低年级学生。“所有项目采取学生家长自愿报名的方式申请,具体做法是,由“家校通”所属单位派驻专门工作人员到学校驻点,每天收集各班级家庭作业布置内容和学校通知情况及时发布到定制家长的手机。
各方观点
通信公司:可以实现个性化
“家校配合,实现教育方法革命。”昨日上午,城区某通信公司校讯通负责人周先生向记者举例:期中考试前两星期,朱老师发布了一条关于考试安排的班级公开留言,告知家长考试的安排和注意事项。同时,朱老师根据该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类,分别发布了三条个别留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指导和建议。考试结束后,朱老师又在公开留言中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并且根据成绩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作出相应的分析。这样,家长在考前督促孩子的复习,学生也可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复习。考后的针对性总结分析更是让家长非常满意。
家长:方便之余 存在不足
有家长表示,家校通因为“太方便”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短信发就可能对孩子的评语无法实现个性化,老师有问题也不再和家长直接交流,对家长在短信平台上的回复也处理得比较随意。
对此,有学生家长持反对意见:“家庭作业短信让家长成为庭教师,让孩子也有了依赖思想,完全不记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学着动手抄写。长此以往,养成孩子的惰性,学习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啊。”
教师:建起紧密沟通的桥梁
在一所开通了家校通的学校里,一位班主任说,自从有了家校通,学校和家长就像搭建起了一座紧密沟通的桥梁,学生在校情况不仅能及时通知家长,学生在家的情况也能及时反馈到学校,双方都放心了。